城市积水点改造

是我市城市规建管

“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的重要内容

十四五以来

渭南实施了城市内涝点清零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20年起用三年时间

通过合理布局建设防洪排涝、排水防涝等设施

2022年底前基本完成易涝隐患点整治

2021年以来

全市已开工实施内涝点清零项目28个

完工20个

渭南高新区实施8个积水点改造项目

共敷设雨水管道9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日

渭南成功入选

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经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组织专家现场评审,我市因方案完备、特色突出、要素齐全,以优异成绩入选国家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成为全国25个入选城市之一,目前已进入公示阶段,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设海绵城市是统筹解决我国

内涝问题和缺水的必然要求

那什么是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我市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内涝防御能力,加快构建高效完善的城市内涝防治体系,制定了中心城市内涝点清零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建设,提高雨洪调蓄能力,增强南塬截洪排涝能力,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加强排水设施维护和保护。同时,制定出台了《渭南市主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导则》,积极推进海绵型公园和绿地建设,结合城市自然特点,综合考虑景观美化和蓄水、排水防涝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以来,全市已开工实施内涝点清零项目28个,中心城区南塬北坡综合治理(一期)、仓程路雨水泵站双回路电源、渭南高新区内涝综合治理等10个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前进路北段与310国道丁字口、体育馆门口、新盛路等16处内涝点完成治理。2022年,我市把实施主城区南塬应急防洪三号沟工程及全市39个城市内涝点治理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计划年内完成内涝点整治39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渭南高新区又下大气力实施积水点改造工程(二期),涉及敬业街、新盛一路、敬贤大街、乐天大街4个路段,共敷设雨水管道约4150米,努力让群众不再受内涝积水问题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存在功能性、结构性问题的排水设施要制定专项更新改造计划在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今后每三年至少完成一轮清疏实现内涝防治水平明显提高中小雨不积水,大雨暴雨不发生严重内涝特大暴雨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涝治涝

下一步,我市将以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以系统治水、综合施策、全域覆盖为重点,力争通过三年集中建设,促进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海绵城市理念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

渭南市重点工作宣传之规建管“三四五”】

渭南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