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北京柔软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出版社流行一种做法:请学界名人推荐从国外引进翻译的著作。长的洋洋万言,放在翻译著作的前面,名为“推荐序”;短的寥寥数语,放在封底或封腰上。这两件事,我也受出版社之邀,都干过。

无论是写推荐序,还是写推荐语,作为学者,至少应该对所翻译的著作内容有较好的了解,即使做不到很透彻,但至少不应该连著作内容基本倾向都不清楚吧。否则,就有可能发生东扯西拉甚至指鹿为马这样的事。

著名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的彭慕兰,与另一史学家托皮克合作的名著《贸易打造的世界》。这部著作担得起任何的重视程度与荣誉。关于这部著作的主旨,彭慕兰本人在2008年中文版序中有深刻总结。简单地说,社会习俗与文化等造成的偏好差异,和地理因素一起,创造出了不同的地区(region)。

一方面,正因为地区差异,使贸易变得有利可图,所以,资本会因嗜利而不断扩大贸易范围,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地区差异,对贸易的扩大造成障碍。

此时,如果不能互相理解,商品可能用暴力来排除这种差异。著作就是通过考察白银、橡胶、花生、烟草等等商品在世界不同地区如何传播,试图说明,要使贸易得以顺利推进,就必须建立在对在地文化与习俗的充分理解基础之上,使贸易扩张过程与不同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体系演变过程相互适应。本质上,彭慕兰与波兰尼的观点同一:即市场是嵌入在社会习俗与文化之中的,且彭慕兰是明确反对“狂热的全球主义者”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某出版社请国内某学者写推荐语。这个学者其实是奥地利学派狂热追随者,与彭慕兰的学术理路思想倾向南辕北辙。果然,此学者老调重弹,只是搬出了当年亚当斯密那个一直有争议的判断,认为彭慕兰的研究再次表明,“自由贸易将造就世界和平”。

全然不顾彭慕兰这部著作中还专门开辟了一章“暴力经济学”,讲的就是“商船走到哪里,军舰就必须伴随到哪里”。同样有意思的是,另一出版社请国内另一学者写推荐语。这个学者对宏观经济学可能有些感觉,但对经济史与思想史几乎没有啥研究。他的推荐语则非常“应付“,是这样写的:讲述你不知道的贸易故事,让你手不释卷。如此轻佻的推荐语,如何衬得上这本世界级名著啊。不嫌丢人吗?

还有一个例子。

某出版社引进翻译了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组织的《日本激荡三十年》丛书。这套书由三本构成,分别是伊丹敬之的《平成企业1989-2019》,小峰隆夫的《平成经济1989-2019》以及芹川洋一等人的《平成政治1989-2019》。

为这样一套关于日本平成时期历史的丛书作推荐序,出版社应该是很重视的。请了三个“日本通”。一位是国内企业民间协会负责人,开头就说,不重复不评论书里内容,只谈中日产业合作。肯定是应付,与丛书内容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另两位,都曾经到过日本,一位是著名财经记者,一位是著名人文学者。

人文学者那位,写得与身份倒合拍,情真意切。核心思想是:尽管平成时代相对于昭和时代显得平庸,但日本回归到了相对平静的生活,很让人心安。这一结论亦与这套丛书内容毫无关系,纯属东扯西拉。

号称“认真读了三本书”的,就那个财经记者。但读后让人非常失望的是,该记者亦在用自己的喜好,去解读伊丹敬之和小峰隆夫的观点。该记者喜好就是美国式自由放任市场经济,连北欧社会市场经济都看不上。

伊丹敬之明明在书里明确写下了这样的话:日本企业在平成时代激荡的三十年之所以成为“疾风”中的劲草,就是因为没被美式市场的“疾风”吹走,而坚持把“钱道”建立在“人道”基础之上,但这位记者有推荐序里如此核心观点一句话也没有提,就在绕着圈圈打转。小峰隆夫倒是赞同小泉纯一郎时代“市场化”改革,但亦承认面临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及社会保障削减等问题,并认为安倍上台的政策是中止了小泉改革的。

但这位记者却“赞扬“性写道:从桥本隆太郎、小泉纯一郎到安倍晋三都认识到,”日本经济的根本问题在于政府主导经济,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这不仅是偏离了“安倍经济学”要义,更与小峰隆夫本人的观点差距十万八千里!

所以,我在这里想奉劝各出版社,请名人为译著作推荐序或写推荐语,一定要找对人。至少要顾忌到所找名人的基本倾向。而身为思想界名人,一旦接受了写推荐序或写推荐语的任务,也必须好好把著作内容好好消化,而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替代原著的价值观。唯其如此,才不会误导读者,也才对得起出版机构与学者的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