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2022年的高考了,首先预祝考生们正常发挥,考出自己理想的分数!

高考离我有些遥远,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让我去参加高考,我自己感觉是信心不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那时候的高考没有这样的阵仗,大多数人都是前一天去学校熟悉下场地(我们就在自己的学校参加考试),所以熟悉场地的流程也省略了。第二天,很多同学都是自己一个人去考场。

大多数同学都是能发挥出正常水平的,好像女生发挥失常的会多一些,可能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我记得我们当时两位平时能考600分左右(文科)的女生发挥失常,有一位考了500分不到,非常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那时候的考试是3+2,总分750分,语数外是必考的,文科生再加历史和政治,理科生再加物理和化学,每门都是150分。考试时间是2天半,那时候是每年的7月7、8、9日高考,我现在还记得班上有个女同学是7月7日的生日,考生考生,会考也会生!

考完后要过几天才能去估分,我们是估分后就填报志愿,不像现在,是知道自己的分数再去填报,所以偶然性会比现在更大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互联网非常发达,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父母的见识,都不是我们那个年代可以比拟的,我记得那时候手头就是一个不厚的书本,上面是一些关于各个学校和专业、分数的信息,具体叫什么我也不记得了。我们就根据自己的分数在提前档、一本档、二本档、大专档每个区间各选三个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比较有见识的,可以和父母一起商讨志愿;成绩好一些的,或者和老师熟络些的,可以多去问问老师;自己比较腼腆,或者分数不高的,很多都是自己选择。我的父母在这方面见识不多,也没多少文化,填报志愿都是我自己一个人拿主意。关于城市,学校、专业等的选择,其实没一点概念,一线城市不大想去,当时想报考的城市就是南京、武汉、西安这几个城市,学文科的,可能觉得这些城市比较有历史底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当时给自己估分大概在520—550分之间,也就是二本偏上,一本偏下的水平,不敢报什么太好的学校,为什么选择南京河海大学,是因为我的姑父他有个同学曾经就读于这个学校,就听说过这个学校名字,其他一概不了解。当时看了下,好像自己还能去试试,就填报了这个学校,可供选择的专业不多,河海是以水利为主的工科学校,我学的是文科,那时候就是工商学院和人文学院有专业可以选择。人文学院都是英语、法律、思想政治等专业,那时候法学挺热的,不敢报。工商学院有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选择,我当时就是感觉劳动和社会保障有点土,然后选择了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后来班主任听我报了这个专业,夸赞我有眼光!其实我当时对这个专业一窍不通。

我高考552分,又恰逢国家扩招,当时是过了一本线的,就这样,我很幸运的被河海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给录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到被河海大学录取的那天晚上,我跑去告诉我的姑姑(父母不在城里),然后我的姑姑在床上直拍大腿,又打电话告诉了我的三爷爷三奶奶(亲爷爷亲奶奶已经过世),然后我们晚上骑着自行车去三爷爷三奶奶家分享这个喜事。三爷爷家出了我们家族第一个大学生,而我是家族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写到此处,也不禁小小地骄傲一下,当年的我还是给父母争了一口气的,当然,更多的是改变我自己的命运。

好了,关于高考及填报志愿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解人力资源管理这个专业大概学习什么课程,就业前景及钱景(有很详实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