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2年,清王朝结束。一位年轻人被强制剪掉辫子。年轻人一脸无奈,左手仍抓住剪掉的辫子不松手,剪辫者却拿着剪刀与辫子,朝着镜头大笑。旁边一人正擒住年轻人的臂膀不让他反抗。
当年,全国因剪辫发生了许多流血事件,其中又数“昌邑惨案”最为触目惊心。
1912年,山东都督周自齐委派周振声前往山东昌邑县城劝导剪辫,并要求无论何人一律剪去辫子。周振声更是在演讲后,指挥当地警察当场剪掉前清武官许殿魁和数位县衙胥吏的辫子。
许殿魁当时只是怒气冲天,但并未动手。到了晚上,他召集胥吏、狂徒二百多人,在第二天凌晨,手持大刀、土枪,只要在路上遇到无辫者,格杀勿论。一天之内,有27名无辫者被杀。
都督周自齐闻讯大怒,派兵前去镇压,将许殿魁一党45人主犯逮捕斩杀,而许殿魁本人逃之夭夭。这就是当年因剪辫而震惊全国的“昌邑惨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瘦得不成人形的官员头戴凉帽,身穿蟒袍,手拿折扇,眼神呆滞,虚弱不堪。
这一天必定是盛大吉庆的日子,全国有资格的官员无一例外统一穿上蟒袍。但并非全国的官员都有机会在这样吉庆的日子里拍照留念。这位官员虽然相貌不甚出众,但极爱拍照。他不仅有单人照,还有与别人的合影。
从官员的凉帽,到无领的蟒袍,又未罩补褂,再看手中的折扇,从上到下,每一处装扮,都证明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
当时虽已有手摇、拉绳、上弦的风扇,但比起现在的电风扇与空调相差甚远。在夏天,纵使官员们也是苦不堪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双眼圆瞪,炯炯有神的妇女耳坠金耳环,身穿补褂,胸挂朝珠,威严端坐。她胸前补子上的飞禽神似锦鸡,这说明她是一位二品诰命夫人。
1、清代规定一位官员只要经过考满,就可以获得诰敕封赠。其中,八品与九品官员称“敕”,范围仅限于妻室;六、七品的官员也称“敕”,范围扩大到父辈及其妻室
2、四、五品的官员则称“诰”,范围包括父辈及其妻室;二品与三品的官员称“诰”,范围扩大到祖辈及其妻室;一品与超品官员同样称“诰”,范围最大,可恩赐至曾祖辈及其妻室。
3、诰敕没有任何“物质”奖励,但古人还是很看重这份恩赐与荣誉的。按照惯例,一旦家人获得诰敕资格,就可以穿对应品级的冠服,出门可用对应品级的排场,丧礼可按对应品级执行。
这位妇女之所以能穿二品诰命夫人的补褂,说明其家人中定有二品大员,并且她在诰封范围之内。过去常说一句奉承人的话“您生儿子,个个点状元,生闺女,个个封诰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一户五口之家的生活场景。妇女背着最小的孩子洗衣服,年龄最大的孩子照看坐在婴儿筐里的弟弟。男人则悠闲地坐在凳子上抽着烟,既不会照看孩子,也不会帮妻子搭把手。
1.过去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外面干完活回家后,烟袋不离手,小酒喝上口,吃喝抽三不误。
2.女人在家要先把饭做好,等着干活的男人来家吃,男人何时来,何时才能开饭,在这之前,女人和孩子都不能先吃。因此,过去男人别称“干活的”,女人则称“做饭的”。
3、过去孩子多,女人难以照顾全,即使如此,男人也不会照看孩子。孩子哭就让一直哭,直到不哭为止。照看孩子与做家务是女人的分内事,男人绝不插手。
4、过去,女人再苦再累都不能向男人言苦言累,更不能使性子骂男人,而男人可指责女人家务做不好,孩子看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清,一所私塾下学时的场景。学生们离开学堂前,须恭敬地向先生作揖告别。从私塾的环境与学生们的穿着打扮上看,这些学生的家境都不错。私塾教学质量居于义塾与家塾之间。
1、私塾,常是一位有功名的读书人(最低秀才),用自宅或租赁的房屋开设学堂,自己充当老师进行授课,并收取学生的学费。学费比义塾贵,比家塾便宜。
2、同样是私塾,根据学生的目的不同,使用的教材也并不相同。一些家长只是为了不让孩子做个睁眼瞎,往往会将孩子送到一些老师水平差,学费收取少的私塾,教材偏重蒙学类;而官宦人家的子弟是为了走科举出仕入学,他们进入的私塾不仅老师水平高,教材也更偏向举业类。
3、那些王府或世家子弟,靠着爵位或门荫就能入仕,他们在家塾中,更多使用的是修养一类的书籍。这样,他们可以广泛涉猎知识。
4、不论是义塾、私塾,还是家塾,开学第一天都要先拜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再拜授业先生。上到皇家下到平民百姓,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