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作物秸秆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群众经济收入。乔集镇早在麦收前就安排各村与相关秸秆打捆合作社、秸秆回收公司进行对接,有序组织机械进场作业,确保高效推进“三夏”粮食生产任务,让秸秆变废为宝,让农民群众增收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集镇镇约40000亩的麦田上,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迅速地将麦穗“收入囊中”,并将秸秆留在身后,紧接着由打捆企业派出搂草机、秸秆打捆机一次性的完成秸秆收集、压实成型、打包成捆等工序。远远望去,一个个如同“蛋糕卷”的麦草捆静静地躺在麦田里,宛如一幅精致的风景画。

据悉,秸秆打包成型后将统一运往附近的临时储存点,之后由秸秆回收企业统一清运加工,可制作成牛、羊饲料、一次性餐具、也可用于造纸、制造建材、生物燃料等,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