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6日

《新闻联播》中的“大美中国”栏目

再次聚焦海珠

聚焦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诠释绿色生态宜居之美

融合了

繁华都市与自然风光的

美丽城央湿地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

已多次被央媒聚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珠湿地有何魅力?

目前海珠区生态环境建设有何亮点?

一起看看

在《诗经》中遇到海珠湿地会是怎样的画面?

海珠,珠江四面环绕,74条河涌纵横交错,城央湿地美如画,鱼鸟成群、繁花似锦、果树飘香,形成了中心城区独特的江、涌、湖、园、林于一体的江岛生态系统。

目前,海珠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品质提升,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打造碧道和百里滨水带状公园,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让市民在这颗“海上明珠”,享受更多更直接的生态“红利”。

保护生态

城央湿地鱼鸟成群

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底色,也是城市形象的生态名片。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前,广州市放弃万亿商业开发价值,争取到全国首例“只征不转”政策,永久保护万亩果园、保护海珠湿地。十年间,历届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不断探索创新、敢为人先。《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设“第五章 海珠湿地保护特别规定”专章,对海珠湿地永久保护、海珠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保护管理措施作了专门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全域水环境治理和重点河涌精细化管治相结合,治水工程建设、排水单位规范整治齐头并进,湿地水质基本从过去的V类提升至Ⅲ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海珠湿地持续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修复项目,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目前,海珠湿地记录有维管束植物146科835种;动物270科888种,包括昆虫类155科536种,两栖类5科8种,爬行类11科22种,鸟类53科187种,哺乳类4科8种,鱼类18科60种,底栖动物24科67种。

监测到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胸鹀,以及灰林鵖、白腰草鹬……城央再现鱼鸟成群的壮观景象。发现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 ,成为广州城市生态环境恢复的一个重要指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稀有鸟种

现身海珠湿地

比如对环境要求苛刻的

蓝喉蜂虎

以及难得一见的黄胸鹀

▲点击图片了解新物种

海珠湿地修复项目的显著成效,不仅在国内屡获大奖,更是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荣获首届LA风景园林奖生态贡献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在2021年亚非中东地区风景园林奖中摘得2项殊荣。

如今,这片占地1100公顷的“巨无霸”城央湿地,成为了广州在城市快速扩张中保留下的珍贵生态空间,正在重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发展轴线从湿地穿过,周边环绕广州塔、互联网聚集区、大学城等功能组团,绿色经济生机盎然,体现了广州市基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绿色投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力海珠 逐梦前行”快乐跑暨海珠企业家交流活动在海珠湿地举办

另辟蹊径

解决环境执法难题

海珠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严惩重罚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为海珠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引进VOCs走航监测车、无人机搭载高精度检测仪器和摄像头,对重点区域开展走航监测、飞行巡查,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实现“无事不扰”。

➤ 编制《海珠区工业园区生态环境规范管理指导意见》,指引园区在招商环节甄别杜绝“散乱污”业态,避免因污染问题导致“准入不准营、开办即查处”,造成投资损失。

➤ 提出餐饮、汽修、制衣行业水、气、声、固废管理细则,手把手帮扶进驻企业完善环保手续,规范落实治污措施。

➤ 针对小微产废企业固废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组织专题培训,指导建设规范化管理示范点并组织现场观摩,并通过行业微信群发布政策、技术指引,答疑释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动城市GEP核算

给绿水青山“定价”

海珠湿地是广州市民宝贵的生态空间,还是巨大的水质净化器、城市海绵和城市大氧吧,有效净化了区域水质、缓解了城市内涝现象和城市热岛效应,为广州中央城区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产品。

海珠区正在和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开展海珠湿地生态系统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测算,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统计。GEP核算是生态服务价值的货币化评价,可以使人直观的认识到自然与生态环境对人类福祉的贡献与支撑作用,将自然生态保护更好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进而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

海珠区将始终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

呵护生态“金字招牌”

努力建设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海珠样板”

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人民群众

可享可及的金山银山

编辑 | 可可沙

部分摄影 | 谢惠强、马士元

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

来源 | 央视《新闻联播》、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海珠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