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作文出来的,四张全国卷出题的底层逻辑政事堂昨天的文章猜对了,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者融合。

不过,中华传统文化方向猜错了,不是法家思想,而是借助了红楼梦+围棋做传统文化外壳,少加了点法家学术;社会主义价值观方向猜对了,就是科技创新+劳动奋斗

而且,AB卷的互文也猜对了,全国甲全国1,跟全国乙全国2互文,也就是看到了一张卷子的作文题目,就能够知道另一张卷子的文章应该怎么写。

全国1和全国甲,看似题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让学生跟把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科技创新+劳动奋斗)相融合,如果能够最后扣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高分作文。

全国2和全国乙,都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论点亮了出来,需要各自找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侧重点(科技创新+劳动奋斗),让大家来谈如何实现复兴,如果能带上中国传统文化,分数也不会低。

1和甲看似难,实际写起来简单,2和乙看似简单,真想明白反而有点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有限,就不逐一对高考作文进行破题和解题,重点聊一下看似最难,也最简单的全国甲卷。

想要真正破题全国甲,需要有深厚的《红楼梦》功底,并了解欧阳修以及他的《醉翁亭记》。

因为出卷人在这里面玩了一些小聪明也夹了私货,很容易被他给带偏。

贾宝玉否决了贾政及其宾客从《醉翁亭记》中选取了“泄玉”,提出了“沁芳”的原因,是大观园是给贾元春(元妃)省亲的别墅,属于皇室的范畴,应该遵循皇室的制度,也就是“丰亨豫大的命题作文”,对此贾政很满意。

贾政及其宾客提出的翼然和泄玉,都取自欧阳修“纵情于山水之间”的《醉翁亭记》,取意是远离朝堂,做潇洒醉翁,颇有东床坦腹式“躺平”的味道,是不符合“命题作文”的。

在红楼梦的故事线中,此时贾府刚刚嫡女被封为贵妃,姻亲王子腾也被升为九省统制,从一个走向衰败的旧贵族集团,突然变得炙手可热,此时贾政再“躺做山水醉翁”是不对的。

贾宝玉提出“沁芳”,意为花花草草紧密团结在以亭子为中心,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非常符合元妃与贾府的处境,让望子成龙的贾政倍感欢欣,差点感动的涕泪横流。

只可惜贾政误会了,贾宝玉满脑子的“沁芳”,是被“黛玉晴雯子”等大观园的群蝶芳菲环绕。

回过头来,再审题,卷子要求其实就是借助红楼梦扯了一圈蛋,夹了一堆黑话,考题反而很简单,讲的是学习与科技创新领域三个阶段的进阶,1、“直接移用”,2、“借鉴化用”,3、“根据情境独创”。

因此,破题之后,写作方向就很简单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从宾客的直接移用,贾政的借鉴化用,到年轻贾宝玉要走创新之路,接力之下,才能Make 贾府 Great Again。

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用好昨天建议的于敏、袁隆平、屠呦呦、周建平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党员事迹,在各个领域从学习西方,借鉴西方,超越西方,最后再扣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本上就能拿到高分。

内容不够,可以从书中延伸,加点自己该怎么做,加点痛斥“躺平做醉翁”,鼓励“勤劳奋斗”的内容。

如果想考提前准备搏一下满分作文,可以在材料给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把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度融合。

譬如,描绘一下从学习西方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到借鉴西方的到“新民主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再到超越西方的“新时代思想”,带领着我们走向伟大复兴。

既然出题人通过元妃省亲暗示了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那么用“丰亨豫大”的笔法,就不会有考官给考生低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的逻辑,放在全国1卷也是同理。

围棋这个对于没有了解的同学很痛苦,但是题目已经给你很明确了,就是从“本手”开始扎实练基本功,通过对本手的深认知深,搞出来“妙手”。

这同样也是一个从劳动奋斗科技创新演化的流程,围棋跟红楼梦一样,不过是一层外衣,衣服下面的内核都是法家的路子。

从个人角度可以用于敏、袁隆平、屠呦呦、周建平等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国家角度可以论述郑国渠、都江堰、万里长城等工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最后,还是要扣在伟大复兴,基本上高分没得跑。

想拿再拿高分,可以考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走向伟大复兴”为题,聊一聊无数仁人志士为探寻救国之路抛头颅撒热血,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君主立宪到民主革命,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

最终,在积累了足够的“本手”经验后,我党的革命先驱们终于打出“妙手”,带领着中国走向伟大复兴。

无论是对甲卷还是对1卷,这一类万金油的作文,都是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的。

至于全国一卷和全国2卷,读题的难度上要低很多,但是破题的难度直接拉高了不少。

由于考卷已经把能够获得高分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写在了明面上,那么这两篇作文的重点,则变成了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实现复兴。

尤其是需要写自己应该怎么做。

一卷竞技体育带来的荣耀,2卷的科学家、摄影家、建筑家三个人的梦想,不过是一层皮,都是对的(千万别踩一个捧一个),他们解决的是“什么在激励民众奋斗”的问题。(类似于基督教的荣耀主)

考生文章中需要设计一个故事,给自己找到一个驱动力(民族伟大复兴),驱动自己“跨越,再跨越”,如何“选择,创造,未来”这个顶层设计的难题,并为此设计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实施方式。

就像甲卷和1卷的高分内容,要从乙卷和2卷里面找,同样,乙卷和2卷想要破题,也需要用甲卷和1卷的套路。

一个是甲卷科技创新领域从“直接移用”到“借鉴化用”再到“根据情境独创”的杨过路线,来解决如何“选择,创造,未来”,一个是1卷努力奋斗积累足够“本手”搞出来“妙手”的郭靖路线,来解决“跨越,再跨越”。

卷子题目只是给出了目标,需要各位考生来解决从哪里“源源不断的汲取和积攒力量”以实现目标。

因此,普遍要以自己为例,然后从于袁屠周,到郑都长城,这些创新+奋斗的典范作为偶像和榜样,把伟大复兴作为己任,他们怎么做怎么奉献,自己就怎么做怎么奉献,分数就不会太低。

如果有大神级别的学生,能够合理把民族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复兴融合起来,那就是奔向满分的作文了。

最后,还是忍不住想吐槽一下,这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怎么跟我写的文章一样,都快变成套路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