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里高考都可以,千万不要在河南高考

今天高考,作为过来人,我本不应该说这样的话,因为这可能会影响河南考生的发挥,但是我还是想要说一下作为河南人的感受。

我本人就是河南人,高考我参加了两次,两次高考的成绩都不值一提,但是我当时的高考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离开河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呢?

因为河南拥有全国最多的考生,但是却拥有(印象中)最差的名校录取比例。

我们以今年为例,全国高考人数是1193万人,河南一个省的高考人数就达到了125万人,超过全国高考总人数的1/10,但是那些所谓的985院校在河南的录取比例远远低于录取总数的1/10。

可能大家并不相信,河南这个人口接近一亿人的省份竟然没有一所985院校。对的,你没有听错,没有一所。

河南的211院校只有一所,那就是郑州大学。

反观拥有2153万人口的北京,它有9所985院校,26所211院校。

而在高考这个领域,有一个潜规则,学校一般会在所在地录取更多名额的考生。因此,北京的好学生更容易考上清华、北大,河南的好学生更容易考上郑州大学

我听说北京某些重点高中,一个班级有一半都能考上清华北大。而在河南,你必须在125万考生中考进前100名才有把握考上清华、北大。

这种差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差距,更是两个维度上的差距。

高考过后,大多数曾在学校考过前几名的人,只是考上了一本或者二本院校。毕业之后,他们纷纷离开河南,成为了职场中的拼命三郎。

他们这么努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不在河南参加高考,仅此而已!

这些人恨河南吗?不恨!这些人爱河南吗?爱,很爱,可是依然要离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在一个评论区里找到了答案,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们这一代河南人,好像生下来就是为了要离开河南,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比任何人都要热爱脚下的这片热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河南就像是我们的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没有任何背景,不能给我们任何事业上的帮助。如果我们毕业之后继续留在父母身边,就会过跟父母一样的生活,我们的孩子又会重复我们曾经走过的路,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也不是我们的孩子想要的。所以,我们必须离开父母,必须要离开河南。可是不管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就在那里。

只不过,曾经的远方成了我们现在的家乡,曾经的家乡成为了我们回不去的远方。

河南,加油!河南考生,加油!希望大家都能发挥出色,考出理想成绩,功成名就之后能够一起振兴河南,让河南重现往日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