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搜图

关羽水淹七军拿下樊城

公元前219年,掌握了荆、益两州,又吞并了汉中盆地的刘备实力大涨,晋位为汉中王。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刘备一方面在汉中厉兵秣马,一方面下令驻军荆州的关羽挥师北上,并迅速攻占汉水南岸的樊城,威逼襄阳。曹操刚刚经历汉中大败,元气未复,只好一面尽全力阻挡关羽大军,一面派人拉拢昔日的敌人——东吴孙权集团。

编辑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搜图

关羽败走麦城

孙权倒戈偷袭关羽后方

从11年前的赤壁大战开始,孙权就一直是刘备集团的盟友,两军曾联手在赤壁歼灭数十万曹军,彼此怨仇很深。但时过境迁,随着刘备集团实力的迅速上升,昔日的盟友之间已经出现了很深的裂痕,而曹操又“许(诺)割江南以封(孙)权”,最终使得孙权倒戈,派大军偷袭荆州,使关羽腹背受敌,被迫撤退,最终“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曾经并肩作战十余年的盟友,为何会因为一个虚封就反目成仇呢?毕竟江南地区早已在孙权手中,“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根本不差东汉朝廷那一纸诏书了。实际上,孙权之所以出手,并不是为了和曹操结盟,更不打算与刘备彻底撕破脸,他只是为了实际的利益,要夺取荆州九郡的地盘,从而独占长江中下游地区。

编辑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搜图

刘表长子刘琦、次子刘琮

荆州原本归属刘表父子

长期以来,本应合作抗曹、亲密无间的刘备、孙权两家,都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而龌龊不断。在刘备看来,这荆州九郡属于其义兄、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表,那也是当初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而刘备从公元201年开始就投靠刘表帐下,并奉命驻守军事重镇新野,主持北线抗曹大计。

公元208年刘表病逝后,将刺史之位传给了次子刘琮,临终前托孤刘备。《魏书》记载:表病笃,托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但刘琮年幼,面对骤然南下的曹操大军,选择屈膝投降,背叛了刘表的初衷,因此荆州士人武将都选择聚拢到刘表长子刘琦身边。赤壁大战后,正是这些人协助刘琦拿下了大半个荆州。

编辑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搜图

刘表托孤

刘备继承荆州系抢夺胜利果实

在此期间,刘备始终在刘琦身边协助,并掌握实权;1年后刘琦病死,刘备众望所归的成为荆州新的主宰。但在孙权看来,刘备的所谓“继位”,完全是投机取巧、渔翁得利。公元208年,曹操得知刘表病逝、荆州上下六神无主,遂率领20余万精锐大举南犯,号称“80万大军”。刘琮及身边重臣畏惧曹操兵威,遂举荆州之地投降。

因此,在孙权集团看来,荆州从此时开始就已经不再归属刘家,而是曹贼的逆产,根本没有后来刘琮什么事,更不要说刘备了。在赤壁大战中,5万孙刘联军中虽说刘备、刘琮也各领兵1万参战,但实际上在长江江面上与曹军正面对抗的,一直是东吴水师都督周瑜及其麾下的3万精兵,最后率敢死队,一把火烧掉曹操大军的,也是东吴武锋中郎将黄盖。

编辑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搜图

火烧赤壁

孙权认为荆州系其从曹操手中解放

刘备、刘琮不过是敲了敲边鼓,后来又趁着吴军疲惫之际抢先下手,竟夺占了大部分胜利果实。因此,在孙权看来,荆州是自己麾下的东吴将士浴血拼杀才从曹操魔爪下夺回的,刘备不能白白占便宜,但考虑到其仅有江夏半个郡容身,不利于两军联合抗曹的大计,遂将荆州暂借给刘备容身,待其打下益州或其他地盘后就必须归还。

但眼看着刘备拿下了益州,又拿下汉中,此番又要北上夺取中原,眼看着地盘远远超过自己了,仍不打算归还荆州,急不可耐的孙权只得不惜反目也要兵戎相见了。

编辑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搜图

孙刘两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