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冷战开始后,欧洲分裂为两个对立阵营:美国支持的北约成员国和苏联支持的华约国家。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 和华沙条约组织是冷战时期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军事和安全实体。它们成立于冷战初期,主要目标是相互对立;外部当事方对其中一个会员国的攻击意味着其他会员国以任何必要的形式立即提供援助,包括军事援助。苏联支持的华约代表东方集团的国家,而美国支持的北约及其成员国则代表西方国家。
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北约和华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了自己的防御系统,刺激了一场持续整个冷战期间的军备竞赛。然而,这两个组织从未发动过直接战争,尤其是在欧洲。相反,美国和苏联及其盟友实施了旨在在欧洲相互遏制的战略政策,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争夺影响力。
二战后的国际体系
1945年二战结束,美、英、苏三个盟国的胜利,使欧洲大陆可以实现大国和谐共处、稳定发展的预期。战后,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经济疲惫,军事力量薄弱。他们履行了战后在欧洲减少军队和复员军事人员的承诺。相比之下,苏联从二战中崛起,其军队驻扎在中欧和东欧领土上。到 1948 年,莫斯科支持的镇压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以及奥地利和德国的所有活动。他们设法在欧洲大陆占据了战略要地。
同样清楚的是,苏联的意图不仅限于东欧和中欧领土。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渴望传播思想,并扩大其在西欧国家的势力范围。在法国、意大利和希腊,力量的增长趋势已经很明显了。1946 年 3 月 5 日,丘吉尔提请国际社会关注来自苏联的迫在眉睫的危险,并首次使用 “铁幕”一词,指苏联试图孤立自己和其卫星国与西方及其盟国公开接触。
1947 年至 1949 年间,局势变得特别紧张。柏林封锁尤为重要。二战结束时,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将战败的德国划分为四个影响区。位于苏联控制区内的柏林也被瓜分,西部由盟军控制,东部则在苏联手中。1948 年上半年,美国、英国和法国的领导人在伦敦会面,讨论德国的未来。
美国和英国同意合并他们的占领区,成立比佐尼亚。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西德国家,将德国和柏林的占领区纳入其中。作为回应,从 1948 年 6 月 24 日到 1949 年 5 月 12 日,苏联实施了封锁,切断了通往柏林盟军控制区的所有陆路和河流过境通道。西方盟国为柏林提供了大规模的空运和人道主义援助。危机表明了东西方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深刻差异。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
1940年末,被削弱的欧洲国家显然无法在苏联的袭击下自卫,联合国宪章等现有的国际机制也无法保障欧洲的民主与和平发展。
作为回应,1948年3月,比利时、英国、卢森堡、荷兰和法国五个西欧国家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签署国旨在建立一个共同的欧洲防御体系,以抵御苏联的扩张。该条约成为建立西欧共同安全体系的前提条件,成为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的基础。
美国和加拿大以及丹麦、冰岛、意大利、挪威和葡萄牙于 1949 年 4 月加入了创始国,并签署了《华盛顿条约》(《北大西洋公约》)。基于所有十二个成员国的密切合作和共同价值观,建立了统一的安全体系。
华盛顿条约由 14 条组成。然而, 第 5 条 是北约的基石,它指出,“各方同意,在欧洲或北美对其中一个或多个国家进行武装攻击应视为对所有国家的攻击,并体现集体防御原则。”
在 1950 年代初期和中期,西德加入该联盟的谈判对北约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可以理解的是,重新武装德国的前景在西欧遭到了普遍的怀疑和不安。尽管如此,该国的实力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对于保护西欧免受潜在的苏联入侵至关重要。结果,作为 1954 年 10 月举行的伦敦和巴黎会议的一部分,制定了西德“安全”参与联盟的安排。讨论以签署授予西德完全主权的《巴黎条约》而告终并于 1955 年晚些时候允许其加入北约。这些措施促使苏联于次年在中欧和东欧组建了华约同盟。
建立华沙条约
华沙条约(正式名称为《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成立于 1955 年,旨在制衡北约。与北约类似,它代表了苏联与七个东方集团国家签署的集体防御条约: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华沙条约是对经济互助委员会的补充,该委员会由苏联于 1949 年 1 月成立,旨在进一步实现上述中欧和东欧国家的经济一体化。
华沙条约缔结的催化剂是 1955 年西德并入北约。与铁幕两侧的许多欧洲国家一样,苏联领导人和东方集团国家担心重新武装起来的西德会重新成为一支军事力量,会对他们的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华沙条约》宣布,“重新军事化的西德以及后者并入北大西洋集团……增加了另一场战争的危险,并对和平国家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和平的欧洲各国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其安全。
苏联援助东德重新武装,并成立了全国人民军作为国家武装力量来对抗西德的重新武装。苏联希望华约不仅包含西德的政治抱负,而且在国际环境中作为一个平等的政治实体与北约进行谈判。与此同时,东欧国家内乱和动荡的趋势明显;认为将这些国家统一为一个政治和军事联盟将使它们与莫斯科紧密相连,因此很容易控制。
尽管华约成员国正式承诺在受到攻击时相互保卫,强调互不干涉内政和集体决策,但苏联最终控制了该公约的大部分决定。
冷战期间相互对抗
在整个冷战期间,北约和华约国家从未在欧洲大陆直接卷入武装冲突。美国、苏联及其盟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基于实施旨在遏制和遏制对方对欧洲的军事干预的战略政策,从而导致军备竞赛,一种竞争格局两个或多个敌对国家之间的军事能力获取。
同时,由于华约在苏联东欧卫星国的可靠性不够强,苏联被迫加强军事能力,利用该条约镇压东欧反对派,包括1956年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1968 年,波兰在 1956 年和 1981 年。然而,由于苏联在东欧的过度军事存在起到了威慑因素的作用,北约无法干预并实施其“回滚”理论。美国并没有“回滚”,即使用特定策略引起一个国家的重大政治变革,通常是通过更换执政政权, 而是采取了遏制政策,试图孤立苏联。然而,争夺欧洲大陆以外的势力范围并没有受到限制。例子包括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猪湾入侵等等。
在更广泛的冷战背景下,北约成员国担心所谓的富尔达鸿沟(东德边界和西德法兰克福之间的区域),苏联军队本可以利用这条鸿沟到达大西洋沿岸。北约试图通过在其盟国意大利和土耳其的领土上部署数千枚战术核武器来纠正这种不平衡,希望在发生军事袭击时阻止俄罗斯。作为回应,苏联启动了Sputnik远程弹道导弹,可以到达美国领土。
1960年肯尼迪任总统期间,美国实施了“灵活应对”防御战略,极大地影响了北约与华约的关系。该战略依靠对苏联的各种回应,拒绝大规模报复,并强调相互威慑的重要性。也被北大西洋联盟正式采用的灵活反应原则很快引起了对升级控制概念的关注,其中需要展示支配地位。目的是向对手表明,如果它试图升级军事冲突,它将被击败。北约试图通过部署一系列不同的武器来实现这种升级控制;华沙条约组织也是如此。
因此,到 1970 年代初,常规军备竞赛和核军备竞赛已导致双方战略对等。1972年,苏联和美国签署了《战略武器限制条约-1》和《反弹道导弹条约》。一直持续到 1980 年代初,指的是冷战期间北约成员国与华约国家之间关系改善的时代。
北约与华约之间竞争的终结
1985年,苏联经济严重挣扎,跟不上与西方的军备竞赛。莫斯科对中欧和东欧的控制放松了。大多数华沙条约成员国对民主的积极政治变革认为华沙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逐渐地,它对北约的军事威胁变得越来越小。
东德于 1990 年 9 月退出条约,准备与西德统一,1990 年 10 月,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都退出了华约军演。这些因素促使一些人质疑北约作为一个军事组织的存在,尤其是在冷战结束和华约于 1991 年解体之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