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收时节,鱼台县37.8万亩小麦正在加紧收获。过去,麦收之后秸秆处理是一大难题,今年,鱼台县推广秸秆打捆离田综合利用,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多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鱼台县田间一个个麦收现场,到处能看到小麦秸秆打捆离田的繁忙景象,收割机过后,搂草机、打捆机、抓草机、运输车紧随而上,将收割后的小麦秸秆搂草、打捆、搬运离田,成为今年三夏生产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台县王庙镇张庄村村民张永岗高兴地说:“过去我们自己清理这些麦秸,费时费工,一亩地还得花费40多块钱,现在政府实行了打捆离田,直接把麦秸拉走,土地也平整了,对水稻种植和粮食增产都有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是鱼台县连续第二年实施小麦秸秆打捆离田,县财政列支700多万元专项资金,给予秸秆打捆离田机械作业队每亩20元财政补贴。对水田区域的26万亩小麦全部实施秸秆打捆离田,对旱田区域的12万亩小麦鼓励秸秆打捆离田,避免了秸秆还田腐烂污染水体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确保小麦秸秆顺利离田,鱼台县还成立6家收储企业,建设30处麦秸收储中心,组织协调打捆机、搂草机、抓草机400多台和500多辆运输车。目前,各收储企业正紧张有序地把小麦秸秆统一运送到生物质发电厂、造纸厂或者饲料厂。预计到6月15日,全县小麦秸秆离田工作将全部完成,比去年提前一周。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霍学全 邱鹏翔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