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重,水一重,山与水的交融,形成青山浮水的十里画廊。这依山傍水的天然屏障怀抱里,便是曾经抵御匈奴的重要关口、战略意义非常重大的交通节点——沿河城。在沿河城西城门门洞上方,刻着“永胜门”三个大字。在这个美丽的永定河畔、这座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堡周围,上世纪七十年代分布着28个小自然村,韩志霞在此生活了60多年。在这个距离区政府80公里、镇政府25公里的村落中心,隐于这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古村之中的,是63岁的站长韩志霞和带领她入行、70岁高龄的师父王树善两个人的“战场”——沿河城社区卫生服务站。

沿河城站坐落于门头沟区斋堂镇的北部深山区,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交通极为不便,地域范围较广,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站长韩志霞从1987年起开始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03年到沿河城站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她风雨无阻奔走在大山深处,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康。她背着她的出诊箱奔走乡间,用她无私的付出诠释着对老区卫生健康事业无限的忠诚。

走村入户上门看病的工作传统,也许只有在沿河城站还保留着。40多年来,韩志霞用自己的所学救治过十里八乡的无数乡亲,也时常感受到父老乡亲对她的信任和依赖。

“不管黑天白日,人家志霞总是随叫随到。那回我爸煤气中毒,一个电话,人家半夜三更跑下来抢救,妥妥守了一宿”。

“有一年,正赶上大年初一,龙门口村有人来求助,韩志霞放下手里的活儿,背上药箱就走,等到病人病情稳定回到家都下午了。向阳口村96岁的老人患严重的脑血管病急需住院治疗,老人坚持不出山,赶上大雪封山交通不便,韩志霞无法骑车,只能每天蹚着厚厚的积雪往返步行10多公里上门为他输液,坚持了一个星期,直到老人转危为安。”……

从村民口中听着韩志霞一件又一件让村民感动的过往!的确,沿河城地区的百姓不能没有她,这里的人们爱戴她、拥护她,有病找她就诊,不仅仅因为她的医术,更是源于一份信任。正是这份来自最基层群众的信任,让她矢志不渝地坚守在这大山深处,正是源于内心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无限热爱及救死扶伤职责的信仰,让她默默无闻地成为沿河城地区健康的守门人。

新冠疫情之下,韩志霞和她的师父王树善成了“旋转的陀螺”。每天常规的门诊、出诊,还要去沿河城采样点支援;为确保设卡在沿河城村边界的幽州进京卡口的安全,他们自发承担起体温监测的管理及指导,确保从卡口入京人员的健康状态正常;因地处进京边界,为确保这座古城的百姓安康,他们利用倒休时间主动前往村卡口指导健康登记和体温监测。他们用实际行动参与抗疫工作,真正做到了有求必应、尽心尽力。

韩志霞和王树善两人拎上“行囊”奔走在大山深处,竭力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康。他们不惧个人感染的风险,顾不得家人的担忧,只顾念着这份乡情,只顾念自己身着白衣的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期待永胜门也将见证“清零”之时的欢愉,让这个曾经的边陲古城再现往日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