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郑成功系列故事
民 英
族 雄
志同道合郑鸿逵
*视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民族英雄郑成功,驱荷复台一路通,爱国精神如山峰,耀祖荣宗展威风。
在前面,我们有讲到,郑芝龙当年降清,郑成功是极力反对的。但除了郑成功之外,郑氏家族依然有不少人拒绝投降清朝,比如郑鸿逵。郑鸿逵是谁?他是郑芝龙的四弟,郑成功的四叔。单从名字上似乎看不出来,这是因为郑鸿逵是他进入官场后的名字,他的本名叫做郑芝凤。郑鸿逹不仅反对兄长降清,还凭借自己的力量,与自己的侄子郑成功亲密合作,一起抗清。郑成功系列故事,我们今天来讲讲郑鸿逵、说说郑成功叔侄是如何合作抗清的。
在郑成功是小孩的时候,郑鸿逵就很欣赏他,称他是郑家的千里马。郑成功是7岁的时候被接回中国的,回到中国后,被安置于安平镇,今晋江市安海镇,郑家府读书。郑成功自幼跟随母亲田川氏,感情深厚,日夜思念,经常独立于海边,遥望大海,沉默寡言。叔父郑鸿逵看着很心疼,所以特别关注他。有一次,郑鸿逵在《孙子兵法》上看到郑成功写的一篇感言:“挥麈谈兵,效古代之英雄:究心天下,封侯终非我所愿”。郑鸿逵十分惊喜,想不到郑成功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鲲鹏大志,连声赞扬:“此为吾郑家千里驹啊。”
崇祯十三年,也就是1640年,郑鸿逵考取武进士,先后担任明锦衣卫都指挥使、镇江总兵。次年四月,清兵南犯,南京失陷,弘光政权灭亡。郑鸿逵率军抗清失利退往福建,即与哥哥郑芝龙等人,在福州拥立隆武皇帝。郑鸿逵受封定虏侯,后来晋升为定国公,镇守仙霞关等地。
隆武二年十月,也就是1646年,清军攻入福建。清王朝以“闽粤总督”诱劝郑芝龙,郑芝龙决心降清。郑成功哭谏无效,即拜托郑鸿逵劝说其父。郑鸿逵一面建议郑成功先带队伍,乘船到金门岛,静观事态的发展,一面进谏郑芝龙说:“夫人生天地间,如朝露耳,能建功立业,垂名异世,则亦时不可失也。”郑芝龙不听,答道:“若以小丈夫之气,振一旅之兵而敌天下兵,恐自不量力也。不如择主而事。”郑鸿逵见芝龙不听劝,遂率军前往金门,跟侄子郑成功一起拥明抗清。
1646年十二月,郑成功南澳起兵,首度出击海澄,郑鸿逵感到郑成功根基尚浅,便写了一封信,告诚他首先必须建立基地。因为安平是弹丸之地,而且无险可守,他建议郑成功进取泉州,作为基地,然后夺取福建。1647年八月,郑鸿逵联合郑成功攻打泉州东门,击毙清军参将解应龙,夺取溜石寨,这是郑鸿逵协助郑成功起兵以来第一场胜战,大大鼓舞郑军,也鼓舞泉州城内反清人士的信心。后来由于对敌情的重大误判,加上将士缺乏实战经验,所以导致攻泉州、建基地的目标未能实现。
本来郑成功和郑鸿逵配合是相当地好,也相互信任。但后来关系出现了变化。1650年八月,郑成功占据厦门,闻桂王朱由榔在广东称帝,建立永历政权,便决定南下勤王,但又恐厦门有失,恳请叔父郑鸿逵从广东南澳岛赶回厦门,协助从叔郑芝莞镇守厦门。清军总兵马得功知道郑成功不在厦门,乘虚偷袭。郑芝莞胆小怕死,直接弃城而逃。还好郑鸿逵及时赶到,将马得功围困在厦门岛。马得功狗急跳墙,就派人去找郑成功的奶奶,逼迫黄氏写了一封信给郑鸿逵,要求郑鸿逵拨一部分船只,让清军逃离厦门岛。郑鸿逵接到母亲的信件后,担心大哥郑芝龙可能会死于非命。无奈之下,他只能放马得功逃回泉州。
当郑成功返回到厦门后,发现清军已经全部撤离,经过细细盘查,对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后,不由得怒从心生,雷霆大怒。当时郑芝莞已经从海上返回厦门岛,郑鸿逵的军队也入驻厦门岛,他愤怒地下令,倘若郑芝莞、郑鸿逵前来,不得相见,并恨恨地说:“协助清虏前来的是澄济叔,也就是郑芝豹,协助清虏离去的是定国叔,也就是郑鸿逵,弃城与虏者是芝莞叔。竟全是家门为难,与清虏何干!”
当时,驻守于中左所城的郑鸿逵派人送来一封信,请郑成功入城。但郑成功直接拒绝了,他回复郑鸿逵说:“不杀虏,无相见期也。”
郑鸿逵自知铸下大错,决心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他命令军队撤出中左所城,移驻白沙,这个地方离南安石井十里,离安平三十里。同时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马虏之归,盖以吾兄在于清,重以母命故耳。”并将属下兵将及军需,包括一门从荷兰舰队缴获的万斤大炮,一并奉送郑成功。使郑成功的军队进一步得到发展壮大。
在郑氏集团内部,郑鸿逵与郑成功两大势力虽然互不相属,但是之间的合作可以说是亲密无间。郑成功对他这位叔父也非常尊重,在他率军南下勤王之际,还请求郑鸿逵北上厦门岛协防,可见他对叔父没有任何防备之心,相当信任。可以说,郑鸿逵不仅是郑成功的叔父,也是他的战友。1657年三月,郑鸿逵在金门病逝,享年四十五岁。
下一集,我们讲郑成功与亲弟弟的故事。这位亲弟弟跟他姓氏不同,一生也没有来过中国。但是在郑成功抗清复明、收复台湾的壮举中,还是给予了大力资助。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呢?各位乡亲,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视频:南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林珍妮
在看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