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老科协在中省老科协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老科协工作的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科教兴安、人才强市、绿色发展”发展战略 ,坚持“四服务”工作定位,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坚持老有所为、积极作为、发挥优势、讲求实效,在决策咨询、科学普及、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多次评为省市先进单位,成为安康协会的一面旗帜。

组织建设和会员发展较快。到2021年底全市有18个团体会员、3个党支部,1个老年科技大学,5个专业委员会、5个科技志愿者服务队、1个老年艺术中心、1个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空竹表演队,会员总数由2017年的1700人发展到现在的2970人。

办公条件得到大大改善。一是补充了人员,增设了机构;二是调整增加装修了办公室、会议室;三是添置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摄影机等日常办公用品。四是工作经费得到有效供给,基本满足活动开支。

协会活动次数增多质量高。重点在“科技三下乡”、“科技之春”、教师节、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日、九九重阳节等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过去一个月难开展一次活动,现在一个月最少2次,最多每月开展5一6次活动。每次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报道。

三个助力成效显著。按照《陕西省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提出的创建助力乡村振兴“十百百千”目标任务,全市组织60名科技专家,重点抓好6项重大技术推广,9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31个乡村示范点、5个科技创新企业。一是为每个基地配备1一2名专家负责;二是为基点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三是积极为基点争取项目支持,四是为基点搞好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五是为基点做好宣传推介和产品营销。

调查研究,为政府建言献策。重点围绕安康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调整、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保护等方面做好调研,形成报告,发挥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和余热、参谋和智囊团体作用。形成调研报告8篇,可研报告5篇,实施方案4篇,为政府建言献策6期,新闻报道35篇,受到领导重视和好评。

著书立说,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市老科协将组织专家教授围绕就《茶叶品种选育》、《蔬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核桃改造提升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养殖业实用技术》、《兴桑养蚕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富硒农产品技术》9本培训教材的编写,并出版了《秦巴夕阳红》、《桑榆足迹》、《中国富硒茶》、《茶叶彩色图谱》、《花园人家》、《金洲牛山》、《安康民俗藏宝》《金州牛山》、《牛山铜矿》、 《陕南农耕文化》、 《心语》等21本著作和文学作品。荣获科技成果2项,实用技术专利13项。

开展技术培训,科技为民服务。以老年科技大学为平台,围绕中老年人运用智能手机、中老年慢性病和我市主导、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举办多场培训,每年培训10场,2800人次,经过培训使广大科技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协会3人被聘为安康市职业农民培训教师,7人被聘为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辅导专家,4人被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科技厅聘为省级科技特派员,12人被聘为市级科技特派员,51人被聘为县级科技特派员。

科学普及深入人心。自2020年换届以来,市老科协以狠抓科技宣传、科学普及为抓手,围绕农业、卫生和教育等内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组织县区举办大型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专题报告会、专家讲座、科普沙龙,每年5一7次,每次少则100人,多则500人,为安康科学普及、科技宣传、科技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重内修外炼,发挥各自特长。近些年来,安康市老科教工作者协会积极办好《安康老科协通讯》,旨在向主管机关反映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向省老科协汇报工作,向兄弟地市交流学习,刊登市县(区)老科教工作者协会的工作动态,并充分发挥媒体平台作用,总结工作成绩,反映工作动态,提高协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为进一步强化宣传,全市老科教工作者协会大多都建立了科普宣传栏,内容丰富,很受群众欢迎。协会会员积极参与科普为民活动,组织科普宣讲团、志愿者服务队、专家咨询团、义诊团、艺术团等,深入农村开展义诊、义演、义写活动,不仅传授了技术、普及了知识,还丰富了会员的文化生活。2020年至2021年,该市老科教工作者协会协同有关单位举办讲座,内容涉及农业、健康、维权、理智消费等,受众人群达4000余人。为活跃会员的退休生活,市老科教工作者协会还成立了书画分会、读书会、艺术团,丰富会员的老年生活,让其老有所乐。其中,会员巫其祥撰写了60余万字的《安康民俗文化》,张忠民撰写了24余万字《秦巴夕阳红》,程良斌撰写了45余万字《中国富硒茶》,冉本蕃的《花园人家》、《金洲牛山》、《安康民俗藏宝》、《金州牛山》、《牛山铜矿》、 《陕南农耕文化》、 《心语》7等部著作约100万字。(记者 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