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

专访记者 林周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全球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之下,语言服务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翻译工作量的增加、翻译类型的多样化和翻译需求的多元化,翻译协作技术应运而生,且这项技术也不断随着市场和行业的需求发展和优化。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 Aided/Assisted Translation,CAT)能够处理较为复杂的文本格式,使用翻译记忆处理大量重复的字段,高效地应对剧增的翻译需求和缩短的翻译周期,但也存在价格昂贵、安装复杂、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高等问题。因此,如今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翻译管理系统(Translation Management System,TMS)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TMS能支持多达数千人的协作翻译,无需安装软件且翻译数据均可存储在云端,项目经理也可通过平台实时进行进度监管,极大地体现了如今功能向集成化、云端化、智能化聚焦的特点。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一者科技YiCAT高级产品经理、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翻译硕士校外导师周冰靓老师,让我们来听听她对新时代翻译管理与协作的看法。

伴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拓展,语言服务行业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伴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拓展,语言服务行业技术是如何发展的?

语言服务技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最初是在一些大公司,像微软、谷歌等企业出海时出现的。在出海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概念:

首先是全球化,是从企业角度出发,是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策略,将产品和技术推向世界,以增加竞争力的方式。

其次是国际化,指开发一款无需重复设计,就能够应对多语言和文化习俗的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对开发国际产品的挑战有预见性,并开发出第一版应对这些挑战的产品。

之后是本地化,它是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对产品做因地制宜调整的流程,通常是在完成国际化之后进行。本地化环节要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市场特色,去进一步调适国际化后的产品,使其能与当地市场密切相关。其中,内容本地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包括界面文案、营销材料、帮助中心、用户评论等部分的本地化。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翻译技术的辅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您介绍一下语言服务企业的主要岗位和所做的工作?

请您介绍一下语言服务企业的主要岗位和所做的工作?

如果从语言服务供应商(Language Service Provider,LSP)的角度来看,主要岗位有:客户经理,负责对接客户,了解客户需求,拓展客户资源;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管理,收集和分发任务,进行流程控制等;译员和审校,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多语言排版(Desktop Publishing,DTP),专门负责排版和其他相关技术;交付经理,负责管理项目完成后交付客户的过程。

如进行延伸,除了翻译的流程外,还有本地化工程的服务,岗位涉及本地化工程师,负责前端或后台的技术。一些企业如有本地化部门,部门中也会有上述提到的岗位,如本地化项目经理、本地化工程师、内部的翻译团队等。

再从语言服务行业的技术提供商角度来看,岗位包括:产品经理,负责设计符合客户和市场需求的产品;运营经理,负责产品的运营和宣传等。从更宽泛的企业角度讲,还有财务管理、人力管理等岗位。

传统的翻译项目管理和现代项目管理有什么不同?

传统的翻译流程中,翻译工作者一般使用电脑设备来辅助工作,而采用文字处理软件来编辑翻译文稿。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传统的流程也遇到了许多挑战,如不断增加的翻译需求、不断缩短的翻译周期、单个翻译工作者很难承接大型项目、翻译文件的格式越来越复杂、出现越来越多重复使用的字词和句子等等。因此为应对这些挑战,出现了CAT技术,运用其翻译记忆功能便能解决字段重复问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专门负责本地化流程的公司以及生产CAT技术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翻译团队和项目管理流程开始初具规模,第一代桌面版CAT工具也相继问世。

然而由于桌面版CAT工具出现的无法团队协作、记忆库速度慢、学习难度大等问题,现代的项目管理逐渐开始采用了TMS(翻译管理系统)。这是目前行业的发展趋势,TMS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请您介绍一下TMS的主要发展演变及主要功能?

请您介绍一下TMS的主要发展演变及主要功能?

就像上一个问题的回答里提到的,TMS主要是在简单使用CAT工具已无法高效完成项目管理任务时出现的。TMS利用了互联网和云计算两大技术,它能够将数据存储在云端。也能支持译员协同合作翻译,项目经理也能够通过TMS进行实时的进度管理和团队管理。这些功能体现了TMS相较于传统项目管理的优势:1)支持多人协作,数十、数百、甚至数千人都可以同时作业;2)方便业务评估,系统可提供文本分析、成本估算和资源计划等功能;3)便于项目流程管理,能够实时监管项目流程,也支持多种不同的项目流程;4)能实现更高效的语料管理,译员能够随时更新合并翻译记忆和术语库。

TMS发展如此之快,这是否意味着CAT工具将退出舞台?

TMS发展如此之快,这是否意味着CAT工具将退出舞台?

TMS也是从CAT工具发展起来的,它是内嵌在TMS中的。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企业的商业策略来看,Trados近期发布的Trados Studio 2022的系统中,对CAT工具进行了更新迭代。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如果CAT没有发展前景或是要被市场淘汰了,那为什么公司还在更新呢?另一方面,CAT工具存在自身的本地优势,它能够更关注本地的翻译,即使不上云,也能使用该工具。并且,现在也有在云端的CAT工具版本,像云端的编辑器等。因此,CAT工具还是翻译的核心,它并没有被淘汰,并且我认为在短时间内也不会被淘汰。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您建议如何更好地管理语言资产?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您建议如何更好地管理语言资产?

在TMS中有语言资产模块,可用来管理记忆库和术语

在记忆库管理模块中,首先我们建议大家在管理的时候进行分类。第一种分类方法可以按照行业划分,如金融、经济、教育、培训等。第二种是语言,中到英、法、德等其他语言。第三类可以是细分的一些翻译场景,比如根据客户进行管理,这需要从业者本身有一定的客户和语言资产的积累,因此可以这样划分。其次,我们建议大家对这些进行细分的内容,通过整理和合并,都能融在一个库里进行查询。这样在遇到需要更新内容时,可以在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得以实现。

而术语库的管理与其他管理模块在原则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除了我们上述提到的行业、语言、客户的分类管理之外,我们观察到术语库还会有单独的管理方式,比如说每个术语都会有一些详尽的资料、图片、文字解释、链接等等。

因此,无论对个人还是企业,我们建议将记忆库按照行业、语言、客户进行分类管理,而在术语管理方面,并不是简单做一个对照词汇表,而是能够做到像词典一样,对每个术语进行更详细的解释,附上一些图片或链接,来为翻译过程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

TMS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AI的发展对主要关注语言能力的译员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TMS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AI的发展对主要关注语言能力的译员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语言专业背景,TMS的发展对我的影响就是,它让我从事到了并非语言翻译本身、而是语言服务产品经理的岗位,其实是从一个翻译从业者转变为产品设计者的过程。所以对大家的就业方向来说,可能除了咱们比较常见的翻译、审校、校对这些岗位之外,也可以考虑一下去发展语言服务方向的产品或是机器翻译这类,这些都是未来可以考虑的新的就业方向。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在使用一些AI产品的时候,会发现它对人的影响是无意识的,这也是AI产品希望达到的一种便利、无打扰的方式。那么举例YiCAT中的AI术语替换功能的话,原先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手动将文中的机器翻译翻错的术语替换正确,而有了AI功能之后,我们可以很快地进行术语替换。让AI去负责这样繁琐的工作后,译员能够更加关注自己的语言和真正的翻译内容。因此,对大家提出的新要求呢,就是需要去关注AI的发展动向,比如当下的AI能够解决行业内的什么问题,如今的发展对语言服务行业或是翻译场景是如何起到帮助的等。当然,也并不需要大家去学习AI的具体知识,如算法等。能够了解某种AI技术、它能否提高翻译效率、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可以了。

受访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冰靓

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翻译与本地化管理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硕士。一者科技YiCAT高级产品经理,从0到1负责YiCAT的产品工作,平台已有30万+的用户,覆盖上千所高校和企业。兼任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翻译硕士校外导师。曾参与编写《翻译技术简明教程》、《翻译技术100问》、《翻译技术基础》等系列丛书,书籍已出版。

- END -

专访记者:林周洋

排版:冯春霈

审核:曹达钦 王华树 王琳

转载编辑:陈雨

关注VX公众号“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语言服务行业”,了解更多语言服务行业与翻译技术相关的资讯和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