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个读者留言,说前几天老师特意把她留住,说了孩子很多作业、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她和孩子郑重沟通以后也没啥用,孩子心思都在玩上,她很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两张图是老师的原话,看后确实挺上火的,就感觉怎么哪哪都是问题啊!马上要高考、火烧眉毛了,咋还不着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哦,等等——这孩子才大班

不知道为啥现在都“双减”了,幼儿园怎么还是可以这么“卷”,不过老师能这么一对一沟通,也不容易了呀……

这个妈妈问我怎么办,她是更想孩子端正态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一个6岁的孩子不想先写作业、而是想和小伙伴玩,这不是太正常了吗?

就像我们每晚如果必须完全撂倒孩子(写完作业),才有资格刷刷手机(出去玩),也会受不了的:)

我更想聊的,是这个妈妈被聊天所激发的“焦虑”,以及面对孩子的一些“状况”,如何沟通,才是有效沟通,孩子愿意听也愿意做呢?

——我们自己,需要学习当好一个“过滤器”

所谓“过滤器”,就是我们接收外界信息的机制。每天有无数反馈跟信息涌来,如果我们无法觉察到我们的内在其实默默藏着一套筛选机制,就很容易被这些声音影响:

好像今天老师说作业不错,哦,孩子挺好;明天老师说孩子表现不好,啊,完蛋了——

尤其当我们非常认可“老师就是权威的”、“专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时,一旦他们反馈孩子有问题,我们就很容易感觉焦虑。

但其实再“权威”的人,也只能从某个视角给出的意见和判断,既并不是真相和全貌,也很可能带着“滤镜”与“偏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学者李松蔚有次讲了个例子,特别有意思:

他说有个老师,和一个家长反馈孩子有个缺点是,“没主见,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比如这个叫豆豆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做手工,要选一种颜色的纸,豆豆说我们选红色的吧,然后当旁边一个孩子说我要选蓝色的,豆豆就说“好吧选蓝色的”。

这个老师就去引导了,“豆豆,你没有必要听他的吧?你还是可以选红色的”,豆豆还是说选蓝色,老师又说,“你真的不用因为他要选蓝色的你就选,你可以和他讨论呀!”豆豆还是说选蓝色。

老师就叹气说,孩子太没有主见了——

哈哈,可是老师没有发现的是,她只看见这个孩子没有坚持选红色,却看不见孩子已经坚定地拒绝了老师整整3次。

哇,3次哎,这孩子还不够有主见、坚持自己的想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家长,我们免不了要从老师那听到一些反馈,但不必照单全收,而是可以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些信息,我可以有自己的‘过滤器’,参考也行,不参考也行,它不代表事情的全貌与真相,更不能概括一个孩子的全部。”

窗边的小豆豆》里,小豆豆(即作者黑柳彻子本人)的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过滤器”很不一样的妈妈:

小豆豆上学时非常淘气,才上小学就被退学了,但妈妈没有把老师指责她的话再复述一遍给孩子,而是相信小豆豆只是需要更适合的土壤,把她送去了巴学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学园,这个孩子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倾听她、而不是批评她的老师,她的好奇心、责任感都被激发了

后来她在这里快乐长大,写了这本温暖全球的书,还成了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7任亲善大使。

电影《垫底辣妹》也有真实原型:

“学渣”工藤沙耶加因为抽烟被找家长,老师说,沙耶加坚决不肯说出其他抽烟同学的名字,是错上加错,如果不承认,就要被退学。

沙耶加的妈妈却坚持,抽烟虽然不对,但孩子没有出卖自己的朋友,她重视友情、珍惜守信,这也是一个可贵的品质

后来沙耶加遇到了一位很特别的老师,一年内逆袭考入名校,惊讶了所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倒不一定非要给孩子转学、换老师,但至少,把老师的话“过滤过滤”,还是可以做到的,而大部分家长的现实却是,不但不过滤,还会新旧账一起算、层层加码啊:)

要识别并帮助自己和孩子拥有一个更棒的“过滤器”,形成正向的循环,我想分享两个小看见:

一、这需要我们深深看见自己。

觉察:为什么老师说孩子“不够好”的话,会刺激到我?我在担心什么呢?

追问:我担心孩子将来成绩不够好,然后呢?成绩不够好就上不了好大学,然后呢?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然后呢?找不到好工作……?一层一层,直到找到最终极的那个担心、恐惧是什么

回忆:我的童年、过往是否有过类似的恐惧,曾经发生过什么,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恐惧,看见我们受伤的内在小孩

抱持:拥抱跟欢迎这个害怕、受伤的“小小的我”,也是我的一部分,倾听她:你想告诉我什么?欢迎,欢迎,你是可以表达的,你是值得被爱的,你是被接纳的。

很多时候,就像这个妈妈发来的留言,我们会以为是孩子的问题让我们难过、悲伤、焦虑,但其实,是我们自己内在的一些经历和伤痛,被唤醒了。

甚至发来反馈的老师本人,也有可能因为孩子不配合、不听话,被触发了一些无力、挫败的过往,又将这部分情绪倒给了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如果老师倒给家长、家长倒给孩子,孩子又该去哪里倒呢?

看见源头,不一定会立竿见影“解决”孩子的问题,但会让我们更懂得,注意力该如何分配——

我们去疗愈自己该疗愈的,而不是通过“搞”孩子来满足自己,我们的反应和做法,会有很大不同。

二、去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相信自己”的人。

肯定也有人会说,外界的声音那么多,我们不可能都屏蔽,孩子还小,也很可能就把那些负面声音吸进去了,怎么办?

我想说,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不被这些裹挟、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需要去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相信自己的人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佩服谷爱凌,她说,“自信是可以学来的”——

滑雪就是她的自信,她关注的是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劣势;她享受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她在行动中获得正向反馈、积累内在的自信种子。

我还注意到她说过一句和我们普通人都有关的、很重要的一点:

“妈妈是陪伴者,她会让我有自由、能做我自己想做的选择,而不是控制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运赛场决定做1620这个动作之前,谷爱凌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内心虽然反对,怕这个挑战会让她受伤,但她还是尊重并支持女儿自己去做决定。

我想,回归到我们自己的生活,就是我们能否适当减少自己的控制,尝试多给到孩子一些空间;我们在分配自己日常的注意力时,能否让孩子更多去感受到自己是“很好的”,而不是“不好的”。

一个简单的小方法:每次想更正孩子一个缺点的时候,就先夸三件事再邀请孩子自己说个“下一次可以做得不一样”的地方

夸赞,是在回顾如何做到的过程,赋能孩子做得好的部分,和孩子建立连接并保护他们的自信;“下次不一样”,不意味着“这次不够好”,而是尝试进步和超越自己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我正好在跟随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催眠泰斗吉利根老师学习,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没开始上,现在刚刚结束了第一阶段5天的课程,再回看我写的这篇,很开心很感恩,找到了一致。

他在引导个案时,每一次都会让案主从外界看向自己,拿回对自己人生的负责权;他总能看见一个包装丑陋的发生,背后其实是个“礼物”,鼓励人们去将障碍,转化成正向资源

我也希望自己是个小小的桥梁,去帮助更多人去看见自己、看见孩子。记住呀,无论外界发生了什么,我们的这份相信,才是孩子未来生命的底色

——END——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