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为如何写作历史小说,提供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基本经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作和人物,有很多是真实的,比如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但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不等于三国历史,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所以,其中不少内容和情节是作者虚构的,夸张的。我们来盘点一下小说中大家耳熟能详却又是无中生有的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桃园结义

桃园三结义是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个人意气相投,言行相依,于是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关羽、张飞尊刘备为大哥。

但实际上,三个人并未结义。主要有两个原由,第一:正史上并没有记载这么一回事,比如《三国志》、《资治通鉴》就从未提及此事;第二:三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应是关刘张,而不是刘关张。所以,桃园结义这个故事虽然饶有趣味,但又是十分荒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故事。周瑜令诸葛亮在三天之内打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雾天以及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借足了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据《魏略》中记载,孙权屡屡向曹军挑战,曹军就是坚守不出。孙权亲自乘船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下令放箭阻拦,箭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七星坛诸葛祭风

借东风也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故事,讲的是诸葛亮神坛作法借东风一事,这个故事主要是作者编撰以塑造丰满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

正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也并没有呼风唤雨之能,指挥赤壁之战的人是周瑜。诸葛亮对于对赤壁之战的作用仅仅是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一起抵抗曹操,再无其他功劳。而且当时诸葛亮在刘氏集团的地位不高,没有什么指挥权。

4、三气周瑜

三气周瑜说的是诸葛亮与周瑜斗智,周瑜三次用计都被诸葛亮识破,周瑜无法忍受耻辱,竟然被活活气死!这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冤案,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竟然把一代儒将周瑜刻画成了妒贤嫉能的形象。更可气的是好多人居然信了!

正史上并无三气周瑜一事,此外周瑜心胸十分宽广,历史对他的评价相当之高。周瑜是一个气量高雅,文韬武略,而且很受人敬重和爱戴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刮骨疗伤

刮骨疗伤讲的是神医华佗为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在正史《三国志》中确实有记载关羽刮骨疗毒之事,但医生并非华佗。而且关羽伤的是左臂,而不是右臂。此外,关羽和华佗根本连面都没见过,华佗在建安13年就被曹操所杀,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的事,其间相隔11年,死人怎么可能给活人医病?

6、温酒斩华雄

在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时,华雄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后,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并且在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据史书记载,讨伐董卓的时候,刘备还在下密为县丞,或在高唐为县尉、县令,并没有在洛阳外围的前线上,所以关羽是不会在那里遇到华雄的。不过华雄确实是被斩杀了,斩他正是江东之主孙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三英战吕布

这个故事说的是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关张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最终将其击败。

和关羽斩华雄一样,这件事也是虚构的,因为据史书记载,参与讨伐董卓的没有公孙瓒,也没有“三英”,因此小说中“三英战吕布”是作者为了突出吕布骁勇而杜撰的。实际上斩华雄和击败吕布的都是孙坚。

8、单刀赴会

关羽为了荆州之事只身过江,与鲁肃会面。在演义中,关羽被刻画成了英雄,而鲁肃成了胆小怯虐的反面教材。但实际上单刀赴会的并不是关羽,而是鲁肃!

正史中记载,吕蒙陷三郡后,关羽果然南下,被鲁肃堵住。鲁肃以大局为重,为了说服关羽以维持联盟,只带着几个部将,佩挂单刀赴会。在谈判桌上,鲁肃不顾危险,据理力争,驳得关羽面红耳赤,理屈词穷。鲁肃不但赢得了这场谈判的胜利,还维护了孙刘联盟的团结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