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工信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推出了“一键查询”与“一键解绑”服务。其中,“一键查询”可以查到该手机号注册绑定的互联网账号情况,“一键解绑”提供解除本人持有号码前(即号码注销重启前)号码注册绑定的互联网账号关联关系(本人持有号码期间绑定的互联网账号不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号码绑定”的服务声明中指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网手机用户(不含2021年前携号转入用户)可申请使用该服务。本服务覆盖的互联应用范围是微博、淘宝、抖音、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小米生态等,具体以申请页面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目前该功能页面处于打不开的状态。进入“一号通查”公众号,的确有“号码标记”“号码绑定”“一键解绑”的功能键,但无法打开页面。在“码号服务推进组”公众号,点击“服务”,再点击“标记查询”,同样无法打开页面。

有记者联系中国信通院,对方工作人员称,此项工作由该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负责,但目前该功能尚处于内测阶段,没有运行也没有对外发布。“一号通查”公众号发现一则消息,称自5月24日起,“近期对号码绑定服务能力升级,期间暂停服务申请,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那么,为什么“一键查询”和“一键解绑”服务还只是在内测阶段,就已经爆火了呢?说明广大手机用户真的被APP与手机号捆绑功能带来的弊端困扰已久。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手机和手机中的APP,而现在几乎大部分APP都要求用户绑定手机号。时间一长,手机号码一旦变动,之前的手机号码收不到验证码,在查询、重新登录、解绑之前的手机号等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太过麻烦。且很多APP涉及网购、金融等重要服务,一旦用户的原有手机号码被电信运营商回收并再次销售,在用户遗忘部分APP与手机号码绑定、没有及时解除的情况下,会给原用户带来隐私被窥探、银行卡遭盗刷等多重危害。

所以手机号能够“一键查询、一键解绑”APP这个功能正是现在大家所期盼和迫切需要的,才会一有这方面的信息,就被大众关注了解。不过,现阶段这些功能还处于内测阶段,并且只能解绑小部分账号,并不能完全根治手机号的“历史遗留问题”,且即使手机号码解绑了,但资料仍然存在数据库中,这也说明,防止个人包括手机号码在内的信息泄露,不能仅靠一个环节的操作,而需要社会各界共同重视APP绑定手机号码产生的信息安全隐患。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此次推出的手机号码“一键解绑”APP服务,也是基于技术创新下的公共服务优化,赋予用户更多自由选择权。虽然还不能正常开始使用,但是至少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据了解,中国信通院近年来已提供了多项针对手机号的公共服务,包括在疫情防控中广泛使用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行程码),以及查询名下电话卡数量的全国移动电话卡“一证通查”服务等。相信,“一键查询”和“一键解绑”功能正式投入使用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注重用户信息安全和APP安全:APP开发者、运营者应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工作机制,提升安全保障技术能力,积极开展个人信息保护评估,加强对第三方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安全审核和管理,做好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事前防护措施。二是不做“流氓APP”:不管是企业还是外包开发公司,不管是开发人员还是设计人员,在开发APP时,一定不能设计或开发出侵害用户权益的APP。坚决对流氓APP或企业的做法说“不”。在用户使用过程中,也不可以随意读取用户的信息,比如相片、通讯录、聊天记录、通话记录、定位、语音等个人隐私数据,不可以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不可以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以及强制向用户推送问题。只有严格遵纪守法,才会让用户真正感到放心,才能让APP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