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封闭了两个月,疫情刚刚准备好转,上海第一个报复性反弹、需求饱满的竟然是离婚登记中心。
一、大城市病
是官方报道不敢相信,疫情后上海人解封最爱做的事儿是什么?竟然是离婚。官方媒体报道。预约离婚的热度堪比排队做核酸。疫情后上海离婚预约爆满。其实根据这个家官方媒体报道。各区结婚离婚登记冷热不均,徐汇区等人口大区离婚登记预约,一个月内的号儿都被抢完了。普陀、长宁等区还有不少。据称婚姻登记平台上离婚预约日期已经排到了七月份中旬。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据说倚天离婚预约登记额度也只有12个。但好奇的是,结婚登记的余额还有很多。
看来,疫情并没有拉近恋人之间的关系。反而是。结婚的老夫老妻耐不住寂寞,看清了彼此的缺点,下决心离婚。要说离婚,深圳就精明许多,你看最近斗富的50辆宾利女车主和他恩爱的男朋友,就只是穿婚纱拍照片儿根本就不领证。这还由不得你不信,这还是官方调查的结果。话说还是经济特区的大款们比较实在,上海人这方面虽然冷静。可是还是没有经济特区的人精明。
二、催化剂
想一想也不奇怪。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很多夫妻平时都是各奔事业,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平时忙忙碌碌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少,距离产生美。能凑合就凑合了。一旦封闭,双方闷在家里大眼儿瞪小眼儿,缺点就会暴露无遗。当然也不是全是坏的。但这好像是提前面对退休生活,每天闲在家里。24小时密集相处。
好比催化剂,这样好的感情更稳固,坏的感情更难以忍受。根据某个没有证实的消息称,2020年上海九万多新人结婚,有六万多离婚,这个离婚率高的吓人。更多的是包容和尊重,这才是爱情和婚姻的真谛。了解了以后,实在走不下去的,那离了倒也是好事,别再互相缠着对方。
有网友读者说,婚姻就是“清零你的钱包儿,禁锢你的思想,捆绑你的自由”,有这样的想法的人,那还是早点走出去好。这样下去,人类社会有没有繁衍的必要了?也有网友说,如果天天996工作,没有娱乐,不要孩子,那么这样活着跟古代的太监有什么区别?好像很有道理,竟然无法反驳。三、大城市病
不但在超大城市里,人员居住普遍密集、不容易做到隔离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当年非典时,香港有一个著名的楼盘因为设计特殊,居家隔离仍然一户一户的被感染,后来几乎很多人都得上了非典。现在知道是气溶胶,沿着下水道传播,传染到了小区很多人。事后,这个小区的独特的结构当然也无法改变。
最近没有新冠时期的追踪报道,在民用建筑的房屋结构和互通的各种管道,肯定有利于病毒的传播。疫情如此严重,给超大城市化发展兜头泼了盆冷水,一个时期以来,若干省会城市掀起了合并县区做大做强的高潮,但大城市规模要适度,恐怕是以后疫情以后人们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巨大的城市、两千多万人口、狭小的居住面积、每天上下班都堵的通勤已经不止是生活不方便的问题,还会导致大量单身男女的产生。
事实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经出现了大量剩男剩女的情况。高昂的生活成本已经让人没有了谈情所爱的欲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都反复的强调不结婚的坏处,呼吁大家为国生娃结婚。可是没有人提根本原因是为什么?安居乐业!没有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你让他怎么结婚呢?廉租房保障房提了多少年了,还有多少人在等待呢?能不能适度向社会大学生和无房家庭倾斜?大城市病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程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