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思县施工地挖出两具巨型石头,专家到场后

惊呼这是棺椁

墓中刻有北斗七星,这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葬俗一致。墓主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和皇帝的葬俗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广西省

防城港市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

当地人叫作上思县

。在我国像这样的小县城比比皆是,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却引起了整个考古界的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10月15日

,在上思县附近的一处工地上,施工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起初挖掘机碰到一块巨石,但这种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是很正常的。于是工人在巨石旁开始挖掘,失去了土壤支撑的巨石,

一下子就从断崖上滚落到了地上

。巨石发出的巨响引起了工人的注意,有些工人凑近一看,这块巨石有所不同,

它形制为长方形,上面还有着人为的凿痕

,再离远点看,

这块巨石

就像一个巨大的棺椁

,这不免让人毛骨悚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思县文物局很快抵达了施工现场,初步勘测后,他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

这是一座巨大的石棺!

工人们并没有猜错,这确实是一个由巨石包裹的棺椁、而且它比一般的棺椁大出很多,

重量起码在一吨以上。

而让专家更兴奋的是,在不远处的断崖上,还有一个更大的巨棺悬在半空。专家见状立马安排了一辆吊车,先将半空的巨棺放下来再说。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能够吊起三吨重量的吊车却险些侧翻,这口巨棺至少得有四五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巨棺被平稳放下,

专家将小一号的石棺叫做一号棺、大一号叫做二号棺。

虽然陵墓遭到了破坏,但根据二号墓所处的地方,专家还是找到了古墓原本的痕迹。根据原本的痕迹判断,

两座石棺的朝向是坐北朝南,

两座石棺并排摆放在一起,在当地的葬俗中,只有夫妻合葬时才能并排放,

所以专家肯定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进一步观察后,

专家发现棺椁外面包裹的并不是“石头

,而是三合土

。三合土是由黏土、石灰以及细砂组成的,其外表很坚硬,具有很强的密封性。这让专家更加好奇了,

墓主的身份是什么?密封下保存的尸体会不会给专家惊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时,

山坡附近的广元村村民突然冒了出来

,他们对着棺椁进行祭拜,

并声称这是他们的祖先。

这是因为当地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哪个村管理哪片山坡时,村民都会将那片山坡上的坟墓奉为祖先。不过这个说法有些滑稽,因为这两座石棺并没有墓碑,百年来也未曾有人祭拜过,现在突然冒出来认祖,这个行为确实有些盲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式发掘

因为棺椁已经遭到破坏了,所以专家紧急转移到室内,希望能够妥善保管。由于棺椁比较大,在运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慎一号棺的底部嗑出了一些裂缝,这就导致了棺内留出了一些

茶色的液体,看起来不粘稠,也没有异味

,有人猜测这是

防腐液

,如果这是防腐液的话,那么就说明棺内的尸体会保存的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这些液体被送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但检验结果显示液体内含有钙和钾

,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防腐液。那么这个液体道理是什么呢?因为棺椁已经出现裂缝,专家召开了会议,制定了一系类的开棺方案。

2008年12月29日,

一号棺的正式开启,石棺的厚度比专家预想的要厚,三合土的厚度至少有20厘米。艰难地打开棺椁后,终于到了揭盖仪式,当专家将棺盖吊起来后,

一股樟木的清香扑面而来。

三合土下还藏着一层樟木,足以看出棺椁保存得十分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当樟木棺盖被打开后,并没有看见尸骨,

樟木下又是一张黑色的木棺

,如此保存的规模,让专家们想起了

长沙马王堆的辛追夫人

,她就是在层层保护下得以留存肉身,被后人堪称

“神迹”

那么一号棺会不会出现同样的奇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失望的是,打开黑盖后,想象的奇迹并没有上演,

棺椁中只剩下一副凌乱的骸骨

,根据头骨和牙齿的分析,这是一位老年妇女。其余的陪葬品并不多,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就属墓主身上穿的金色花纹外衣。衣服整体非常讲究,工艺上非常的好。

一号棺的底部还有一层黑色的沉积物,

经过鉴定后发现这是草木灰

。这就解释了棺椁中流出的茶色液体为何会含有大量的钙和钾。

因为草木灰中含有大量的钾

,而石棺中的水,很可能是

来自地下水或者雨水的渗入

。在草木灰中,专家还发现了三枚铜钱 ——开元通宝,除了这三枚开元通宝之外,

只有一把折扇和一些耳环、发簪

。出土的陪葬品,明显与三合土棺椁不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未免让专家有些失望,他们只能继续清理工作,直到清理到墓主身下木板上的草木灰时,终于有了惊喜的发现!

北斗七星木板的发现,震惊了所有考古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北斗七星板在全国是首例发现

,专家根本不知道这到底是有什么用。最关键的是,当地并没有这种葬俗,用石棺下葬的方式更是从未听闻。

在广西上思县的田间地头,

你总能看见一种瓷罐

。在上思的商店中,也会看见售卖这些瓷,有些朴素无华,有些外表华丽。

而这些瓷罐的用途,绝对会吓到外地人

。这是瓷罐正是装先人骸骨的

“金罐”

。在当地,老人逝世后的三到五年里,他们会将先人再次挖掘出来,将其放在“金罐”中,

寓意是让先人坐立起来

,只有坐立起来才能保佑他们平安。通常二次下葬时,

是整个家族都非常重视的一个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现有的所有线索来看,上思县出土的这两具石棺,

很有可能不是本地人!

紧接着,专家开启了二号棺,打开棺椁后依旧是一面黑色的棺椁,但这次专家却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在上思当地,

这种东西被称为龙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人称这是逝者的一种表现,可经过专家的判断,

这是某种植物的根茎

,它布满整个石棺,这意味了一件事,

棺椁的密封程度并不好

,这才给了植物生长的条件。打开棺椁后,专家惊喜地发现,

墓主的尸骨被一层纺织物覆盖,

但从外表来看比较饱满,那么说明墓主很有可能还有软组织的存在,这点让人兴奋。可由于密封程度不好,蒙在外层的纺织物极其脆弱,专家决定打包起来,

采用x光机来探测纺织物下面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x光的照耀下,医学专家一眼就辨认出

这是一具男性的骸骨

,他的头部位置有一个很明显的发簪,发髻的轮廓也是若隐若现。除此之外,

x光还显示了在男性头部下方有多枚铜钱

,其中有一枚似乎是在墓主的口中。在x光片下,专家发现每一张都有铜钱的存在,它们的摆放也毫无规律,从x 光片上也能看出铜钱并不和女墓主一样,是开元通宝,而是比开元通宝稍晚出现的

乾元重宝,

这种钱币一枚就比得上十几枚开元通宝。

将x光片拼凑起来后,一个惊人的发现出现了!

这些毫无规律的铜钱,连起来居然是一个北斗七星的形状

。这和一号棺中,垫在女墓主身下的七星木板如出一辙!铜钱应该就是放置在七星木板上的,只不过是一号棺遭到了翻滚,这才导致了墓中物体的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北斗七星状是有何寓意嘛?

就在同一时间,网上的一则消息引起来专家的注意,重

庆的一座古墓中也发现了北斗七星状的图案,

根据墓主的墓志铭显示,墓主生前是清代的一位五品官员。专家猜想,

这会不会和墓主生前的地位有关。

历史上出现北斗七星的案例并不少,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就采用了北斗七星分布。

而且万历皇帝下葬时,身体的摆放也采用了北斗七星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将北斗七星视为极星,那里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而古代皇帝都称自己为真龙天子,

他们信奉“君权天授、天人合一”

,视皇位为天位,他们将死视为“升天”,明代开国皇帝

朱元璋的陵墓就取象于天

,这点就可以验证古人信奉

“魂归北斗”

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陵墓俯瞰图

恰好北斗七星呈现曲线,

古人便认为这种图案有“聚气”的作用

,这就像古人会选择山环水抱,

可以“聚气”的风水宝地

。可能他们认为,将尸体摆放成北斗七星状,也能“聚气”孕育万物,以此保佑子孙平安。

那么上思县出土的巨棺中,会不会也有这个寓意呢?

随后专家在墓主的胸前,

发现了一个隐隐约约的鹤形图案

,因为当地的壮族没有在衣服前绣动物图形的习俗,专家推测这应该是朝廷官员胸前的“补子”,

文官绣飞禽,武官绣走兽

。墓主生前很有可能是一位朝廷官员,他死后没有留下墓碑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应该来自一个动荡的年代,

经过对尸骨进行碳14检测后得知,墓主来自的年代晚于1640年的可能性比较小。

1640年正是属于明末清初时期

,李自成率农民占领了北京后,明朝的大臣多半选择逃亡到了南方。并在南方组建了新的政权,

史称南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南明没有存世多少年,就被清朝歼灭。

墓主很有可能就是从京城逃亡到了广西的官员之一

。只不过石棺中并未出土任何的文献资料,所以专家无法锁定目标,导致了墓主身份还是没有解开。

结语

不过虽然不知道墓主的真实身份,但从他下葬时使用的三合土石棺来看,他的地位一定不低。

虽然他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身份,但是却在墓室中留下了七星北斗的木板,他还是希望自己能保佑后人,希望后人一世平安。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