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晚清建立新军,号为武卫军,共有多位将领进行统领,其中聂士成忠心无二,袁世凯野心勃勃,另一位汉族将领董福祥,最为悍勇,所部称为“甘军”,全部都是穆斯林勇士,却成为保卫大清的一支劲旅。因为在庚子事变中和列强英勇作战,被列强强硬要求处死,最后在慈禧的力保之下,被贬为平民。

董福祥发迹

同治年间,陕西地区的回民发动反叛,陕西甘肃新疆大乱。董福祥为宁夏固原人,当时是宁夏地区当地袍哥会首领家庭。在回乱时期,他组建了一支队伍,不仅和乱兵作战,也抵抗清军的滥杀。同治七年,号称手下有三十万大军,都是不愿叛乱的回族和汉族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来西北镇压叛乱,湘军和董福祥的部队进行作战,结果董福祥接连败北。最后清军俘获其父亲董世猷,董福祥乞降,全军投降清军,所部十余万中挑选精锐,改编为董字三营,当时清军对董福祥并不信任,董福祥深知需要使出真本事才能获得朝廷的信赖,因此董福祥率军勇猛作战,很快打消了左宗棠、刘松山等人对其的疑虑,左宗棠于是同意正式将董字三营编入官军序列,成为刘松山手下的一支劲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治十一年,董福祥率部随同刘锦棠进军西宁,战斗中董福祥屡挫禹得彦、白彦虎等部,破白彦虎于高家堡,烧毁其堡寨,因功升任游击将军,董在战斗中对敌军十分凶悍,不论敌人是谁,左宗棠指哪他就冲到哪里去,

“以鲜血染红顶子”这句名言便是出自董之口。

镇守新疆

光绪元年阿古柏在新疆作乱,左宗棠在获得慈禧的支持后,抬棺入疆,开展收复新疆之战。董福祥又称为左宗棠的先锋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绪元年,时任河州提督的董福祥随左宗棠出嘉峪关担任先锋,与叛军战于天山,在大风导致白昼天黑的情况下率众先登,一鼓歼敌,又破其木垒河、古牧地,进军收复乌鲁木齐诸城。光绪三年,董福祥率甘军翻越天山,急行军1200多里,攻克南疆门户达坂城,杀敌甚众,接着步马兼程,收复托克逊城,俘敌2万余。八月,董福祥所部甘军作为清军先锋接连攻克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城,接着又穿越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冬季,收复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及和俄四城,全部收复南北疆,董福祥军名震西域。英、俄不甘阿古柏政权覆灭,仍然扶持残部不断窜扰西境,董福祥率军驻守喀什噶尔,屡歼入侵之敌。光绪五年,董福祥在两日一夜之内率甘军急驰300余里,在木吉击溃来犯的柯尔克孜族叛军,斩三百余骑,歼敌2000余人。董福祥被评为“

战功第一

”,加封云骑尉世职、进提督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疆建省改乌鲁木齐为迪化作为省城。当时驻守新疆的湘军在新疆师老兵疲,水土不服、思乡心切导致战斗力下降,发生很多逃兵现象。于是朝廷决定就地征兵,征召效忠清朝的新疆本地回民和陕甘地区的青年,组成甘军,由董福祥率领,并且董福祥于光绪十六年出任新疆提督(省长)。

拱卫京师

董福祥的第一个贵人是左宗棠,第二个贵人就是荣禄。光绪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董福祥所率部队被荣禄从西北征召拱卫京师,他参加北京的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时,被总理大臣荣禄推荐给太后,深得太后的赏识。当时董福祥所在部队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所部回汉杂处,竟然也可以同听号令。而此时董福祥已经尚书衔,任甘肃提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朝廷改组北洋新军,将董福祥的甘军属于武卫军的后军,驻扎在京郊南苑。董福祥非常仇恨西方人,因此常常做一些袭击教堂,杀死外国人的事件,虽然列强经常向荣禄和慈禧投诉,但是慈禧总是对其非常宽容。因此西方人称董福祥的甘军为“10,000个伊斯兰暴民”,原本甘军入京后,见到外国人就群起辱骂,平时使馆人员路过甘军驻地,策马疾驰而过,甘军从后面向他们扔石头,几乎出人命,从此使馆众人互相告诫,不敢走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庚子事变爆发后,董福祥所部奉命开入永定门,刚好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乘车欲出城郊,结果杉山彬被董福祥所部杀死,其尸体被甘军肢解,并剖腹取出腑脏,塞入马粪,再弃于路旁。杉山彬死后,慈禧太后派荣禄到日本使馆致歉,并召端郡王载漪对董福祥进行申斥,不过

载漪却称董福祥是了不起的好汉。

董福祥则威胁说:

“如果太后惩罚我,恐怕甘军会生变”

。最后慈禧太后只能作罢。

庚子之变

慈禧向系发放列强宣战后,董福祥的甘军赶赴廊坊与义和团联合抗敌。在18日的廊坊阻击战中,甘军马福禄部三千余人到廊坊,与义和团二千余人攻打千余联军。董福祥率领的军队击败了仓促聚集的八国联军的西摩尔远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慈禧命令荣禄进攻北京的使馆区,但是荣禄为了免于担责,装病将进攻的责任推给董福祥。董福祥则受命率领甘军攻破奥匈帝国使馆署并纵火,并在随后几日乘胜攻占比利时、荷兰、意大利使馆和俄国道胜银行。

但当天起,荣禄就承慈禧太后旨意,暗中破坏攻打使馆区的行动,并拒绝为甘军提供大炮,并秘密指使其他军队不全力攻打使馆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董福祥也闻出味来,知道慈禧准备和西方讲和,因此董福祥虽有一万一千人精兵和12门五七快炮,面对仅有400多人的使馆区亦不愿担责,

命炮队“将炮口抬高一寸”

,董福祥甘军自6月20日至6月23日一连四天每日发炮三百多发,但未对使馆区造成大损害。其后打打停停8月14日,始终未能攻下使馆区。

8月15日慈禧太后出逃时,谕令董福祥守卫京城。八国联军自通州攻打北京,袁世凯为了保存实力避而不战。唯有董福祥、聂士成两支军队防守抵抗

。董福祥的穆斯林军队作战非常顽强,以至于德皇不得不要求奥斯曼帝国哈里发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想办法阻止这支穆斯林军队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福祥部甘军二十五营分别把守朝阳门、东直门等处。8月18日,甘军和义和团在东便门处阻击俄军,俄军直到次日下午才在日军协助下攻占东便门。甘军在建国门阻击俄军司令官西里耶夫斯基的猛攻,使俄军伤亡惨重,西里耶夫斯基被甘军子弹打穿右胸。下午俄军攻入,但甘军仍在城墙角落和箭楼放冷枪,直至晚上日军占领箭楼。共造成俄军死27人,伤102人,日军死30人,伤120人。先前,甘军在朝阳门、东直门抵抗日军。日军以炮弹轰炸东直门,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才攻破。日军同样激战到黄昏才攻克朝阳门。其他清军得知外军到了,都闻风而遁,只有董福祥率甘军力战。八国联军从广渠门杀入时,董福祥从彰仪门出走,纵兵大掠后西行。

法国人佛甫爱加来所写的《庚子中外战纪》记载,董福祥是保卫北京最为奋勇的一支部队。董福祥部分嫡系部队在保卫正阳门时战死,包括马福禄及其堂弟马福贵、马福全、侄子马耀图、马兆图,汉族、回族、撒拉族兵勇共三百余人。

太后力保“罪魁祸首”

慈禧太后一路西逃,很快董福祥率领部队和太后的队伍会和。太后命令董福祥任随扈大臣,保护慈禧的安全。董福祥所部一边在前面开路,一边在后面收拢队伍,在潼关内外及陕洛一带进行驻扎。严防联军追击。在潼关渡黄河时,董福祥部下马福祥选拔会水性者两百人,操持龙舟,泅渡黄河。10月26日抵达西安。董福祥担任西安行宫的护卫职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董福祥所部在和八国联军作战,使得联军伤亡惨重,李鸿章和列强签订合约的时候,董福祥被列为庚子祸首之一。但是李鸿章,荣禄和太后都力保其生命。李鸿章说:“他控制西陲军很久,恐怕要激起回变,应当缓图之。”。清廷迫于列强压力,下谕对董福祥革职留任,已裁撤其所部甘军五千五百人,命董福祥率亲军数营骑马回甘肃要地防御以观后效。次日,董福祥率亲兵离开西安前往固原。列强仍然坚持要处决董福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福祥深感不满,一度计划自行招募军队赴山西继续战斗。慈禧恐其破坏和谈,令光绪帝赐其手书“

尔忠勇性成,英姿天挺,削平大难,功在西陲。近以国步艰难,事多制肘。朝廷不得已之苦衷,谅尔自能曲体。现在朕方屈己体以应变,尔亦当降志以待时。绝不可暂时屈抑,

隳却

初心。他日国运中兴,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

”,要求他守时待变,以图再举,董福祥才作罢辞官回宁夏金积堡隐居。6年后病死,年68岁。

董福祥在金积堡口碑很好,当地俗语:宫保(董福祥)的人好见,县官的事难缠。1908年正月初九,董福祥死去,终年六十九岁,遗嘱将全部积蓄四十万两白银上缴国库充实军饷。清政府迫于外国压力和袁世凯的阻挠,未为其举行仪式,也没有赐予谥号,仅在其家乡竖立“董少保故里碑”一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福祥辞官后,所部甘军大部分被西北马家军控制,形成了割据西北近50年的西北三马(甘马,宁马,青马)地方政权,董福祥部老兵刘士杰的孙子即陕甘红军领袖刘志丹。

董福祥被贬,聂士成身死,导致朝廷失去了最后二支忠心耿耿,拥有较强战斗力的部队。而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一家独大,最终获取了清朝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