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东营,又一500强企业倒下了……】
最近又有一条重磅消息令企业界震惊:“连续5年财务造假,累计虚增收入615亿元,累计虚增利润119亿元”,山东胜通集团倒下了……
这家集团领导就是山东东营胜通董事长王秀生,曾经的全国五百强企业、“轮胎钢帘线大王”,山东省劳动模范,这些承载着王秀生三十余年心血的成果,都被他亲手写下破产转卖、失信违法的终局。
三十年创业之路
胜通集团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500强企业,董事长王秀生从最初的:挣大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到后来争做行业第一。再到后来为地方为山东多做贡献,初衷在不断提升和变化的……
1966年10月,王秀生出生于山东东营垦利。家境十分清寒,王秀生从小就很孝顺懂事。参加了工作后,每天勤勤恳恳,同事们对他也多有好评,但王不喜欢这种平淡的生活。
偶然的一次,王秀生发现建筑行业利润惊人,他创业想法就再也按不住了。其实中国外国很多富人开始都是从建筑施工开始的,因为当时没有大数据,没有电商,没有智能手机,只能搞建筑。
1987年,胜通集团的前身——垦利县胜通建筑安装公司正式成立。在辛苦创业八年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王总判断:建筑材料想翻身,必须靠技术。这是多么长远的眼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995年,王总找到山东建筑材料大学,由他出资支持实验室研究,在学校和工厂二者的通力合作下,一种新型中高压复合玻璃管道一次性试验成功。这种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受到国内各大油田的欢迎,东营有石油还有石油学院,很好的利用了当地资源,成功是必然的。
当时,胜通玻璃管道和无磷洗涤剂等化工项目都效益不错,王总不顾反对声音,下决心开发钢帘线项目。2003年,胜通暂缓了化工项目扩建,转而投入12亿元的资金,引进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上马了子午线轮胎钢帘线项目。
这是一场豪赌,优秀企业家都具备这种性格。
钢帘线项目一经问世便在市场上大出风头,此后王秀生便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胜通一跃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生产商,被称为“黄河三角洲的明珠”,连续九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巅峰时期年营收超过400亿人民币,市值一度超过两百亿元。
义薄云天,火烧连营
支援边疆、救灾捐款、助学助残……处处都有胜通集团和王秀生的身影。那么,是什么拖垮了如此“讲情义”的胜通?
首当其冲的便是山东东营当地有名的地炼“担保圈”。河北、东北、湖北很多企业也是因为这个问题。
背靠着胜利油田和黄河入海口的双重区位优势,山东东营接连涌现了一大批民营地方性炼化企业,成为了我国北方的民营经济重镇。为这里经济注入活力,为当地人富裕提供了有力条件。
山东东营的这批企业家大多跟王秀生一样,在经济大转型的年代勇敢地抓住机会,拉扯起一家家庞大的家族企业。这就是中国特色,一起生活了5000年,谁有困难都得帮一把,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东营的地炼企业们抱团取暖,以一种“你保我,我保他,他保你”循环互相担保的方式发债借款。在东营,七成以上的民营企业都需要依靠互保圈的担保获取银行贷款。
很快,问题就来了。
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成品油市场整体持续低迷,加上燃油税费管理趋严、环保政策收紧,地炼利润被大幅压缩,当地企业开工率骤降至不足四成。举债经营的企业难以为继,迅速出现资金危机,而这层危机顺着担保链,在东营地炼民企之间形成了“火烧连营”之势。
在银行催债的敲门声中,东营担保圈昔日的繁荣如同大梦一场。经营状况不佳的胜通,不但要维持自己的运转,还要替东辰承担债务。而东辰作为东营的明星企业,还为其他企业担保了约40亿元。
2018年10月国际油价突然暴跌,给东营地炼行业带来致命的最后一击,10月26日,胜通集团的主体评级直接被调低4个等级,由AA+调整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胜通集团账面的现金流仅剩0.53亿元,同比骤降91.57%。
2019年3月7日,山东胜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确认无力偿还相关债务,并且无法与债权方达成协议,向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铤而走险,最后一搏
在创业之初,大胆踏足建筑业、投资新材料大获成功的王秀生,试图在其他行业也如法炮制来为企业资金开源。他不再固守传统行业,转而带领胜通四处出击,从房地产到国际贸易、从机械制造到建筑工程,胜通的产业触手“遍地开花”。
问题更多了。多线作战的胜通此时发现,新业务非但不能造血,还需要公司持续不断地融资、发债、借款来输血。
外债高筑的胜通,选择连年削减科研投入。然而,守着过时技术的胜通,市场竞争力一落千丈,经营表现进一步恶化。
事情到了这一步,王总终于选择铤而走险,企图以违规造假的方式最后一搏。
具体办法:胜通集团以三家子公司为造假实体,通过复制真实账套后增加虚假记账凭证生成虚假账套及虚构购销业务等方式实施财务造假。还将虚假账套数据提供给审计机构、直接修改经审计后的胜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在修改后的财务报表上加盖虚假的印章后将报表对外披露。
公司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胜通集团2013年度至2017年度累计虚增主营业务收入615.40亿元,累计虚增利润总额119.11亿元。
这样麻烦更大了。2021年8月,证监会依法对胜通集团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该案也是证监会横跨交易所和银行间两个债券市场开展执法的一起典型案例。
随着2021年12月21日,大业股份公告拟以现金收购的方式,收购胜通集团旗下的4家子公司,王秀生的胜通时代永远地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