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张路绘《苏轼回翰林院图》
苏东坡是一位在风雨人生中淡然前行的逐客。逐客就是被放逐的人。苏东坡一生中坎坷很多,有很长时间处在逆境中。一个人在坎坷的处境中如何淡定地生活下去,苏东坡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这也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苏东坡在44岁那一年,遭遇了牢狱之灾,他在浙江湖州任上被逮捕,押解到朝廷并被投入大牢,在狱中关了130多天。朝中的政敌给他罗列了种种罪名,想置他于死地,但后来因为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救援,苏东坡最终总算被赦免。
在这里必须要提到王安石。那时候苏东坡最大的政敌王安石已经卸任了,回到南京住在紫金山下。王安石一听说朝廷逮捕苏东坡,立刻上书神宗皇帝为其求情,说这个人虽然在我们的对立面,但他是国家的宝贵人才,绝对不能杀,一定要保护下来。
除了王安石以外,宋神宗的祖母,太皇太后曹太后也对营救苏东坡起到了很大作用。这天神宗下朝后回到后宫,脸色很不好,于是曹太后询问其原因,神宗解释说,是因为自己想要变法,但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特别是苏轼,他不但反对,而且写诗写文章来挖苦自己,所以自己特别生气。太后又问,苏轼是不是有一个弟弟叫苏辙,弟兄两人一同做官?神宗称是,并好奇祖母是如何知道这两兄弟的。因为古代深宫中的女性是不问政治的。曹太后解释说,嘉祐二年(1057)开科取士,发榜后仁宗皇帝回到宫中非常高兴,他说今年考取的进士中,有从四川考来的一对兄弟,姓苏,非常了不起,都有相才,但是现在还太年轻,需要培养,将来等儿孙继位后,可以任用他们做宰相,所以她就记住了。曹太后又问苏轼现在的情况,神宗说,关在御史台的牢里,因为他不同意变革。于是曹太后就劝说,要允许不同政见的人发声,还是赦免他吧。过了不久,老太后生病了,神宗为了帮太后祈福,决定大赦天下,结果曹太后听后说,不用大赦天下,赦免苏轼一人就可以。这对神宗的态度起了很大作用,到了年底,苏轼被释放。
苏东坡虽被释放,但遭到撤职处分,并被贬到黄州。那一年苏东坡45岁,正月初一汴京城里鞭炮连天的时候,苏东坡在两个差役的押解下前往黄州。这对他来说是生命中的一个巨大打击。因为他22岁就进士及第,之后无论是为官还是在文学艺术上都有很大的名望,春风得意。没想到人到中年突然变成了罪犯。这使苏东坡感到委屈、焦虑,他初到黄州时,有半年时间都躲在寺庙里面不敢见人,在黄昏人少时才出来,去江边上走走。
苏轼《归安丘园帖》(局部)
相对于心态上的失落,更大的困难是经济上一下子陷入困境。北宋实行高薪养廉政策,官员的收入非常丰厚,可一旦被削职,薪金就停发了。到黄州后,苏东坡只有一个团练副使的虚衔,朝廷只发一点微薄的生活补助,而且很多还是实物。比如,有一次,苏东坡领到了很多酿酒的布口袋,这需要卖掉换成钱。苏东坡样样聪明,但唯独理财不行,在他的书信集中,我们也能看到,有不少封信都是他在向弟弟借钱,所以他没有多少积蓄。而北宋的家庭结构以大家庭居多,特别是官员。半年后,他的家人全部迁去,除了他的夫人外,还有丫鬟、书童,甚至连他的奶妈任采莲也一直跟随着他。他家有三个儿子,长子苏迈已完婚生子,单靠俸禄根本无法满足这样一个大家庭的生活与开销,所以到黄州第二年,苏东坡就必须开荒种地了。
于是由朋友出面替他向当地官府申请,黄州的官府就把城东山坡上的一块荒地借给他种,那块荒地面积有50亩,原来是驻军的营房,军队开走后房子拆了,遍地瓦砾。苏东坡开荒的第一步就是捡瓦片、砖块。此地是在城东山坡上,地名就叫东坡。苏东坡在那里开了荒,又盖了几间房子,所以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作“东坡居士”。假如当年黄州官府借给他种的荒地在黄州城西的山坡上,恐怕我们只能拥有一位苏西坡了。
东坡的荒地面积不小,但是它原本不是农田,种植庄稼的效果不好。第一季种大麦,收成还好。第二年种水稻,收成很差,五十亩地打下来的稻子不够全家人吃。
苏东坡47岁那年春天,有朋友劝他说,既然要在黄州长期地生活下去,光靠这块荒地是不行的,应该去买块好些的土地。朋友还帮他打听到,离东坡所居不远的沙湖,有一块肥沃的稻田要出售,就劝苏东坡将其买下。苏东坡一听欣然同意,于是三月初七一早,苏东坡在两个朋友的陪同下到沙湖“相田”。那天早上临出门的时候,天色阴沉,可能会下雨。苏东坡就叫书童带着雨伞和蓑衣,先行一步,到半路上去接应。他跟两个朋友在后面走,苏东坡此时47岁,两位朋友估计也是年近半百,他们走得慢了一些。没想到刚出门不久,还没有走到书童接应的地方,突然就开始刮风下雨了,雨把三人的衣服都淋湿了,路也变得泥泞,此时两个朋友就有些焦急了。苏东坡虽然也淋了雨,但是他依然淡定从容、甚至不失潇洒地慢慢往前走。他觉得,我穿着草鞋拄着拐杖,只管往前走就好,不用太担心,因为风雨只是暂时的,过一会儿就会停。果然,等到下午回来时,天气已经转好。
此次沙湖之行虽然没有买成田,但是催生了一首词,即《定风波》。在苏东坡于黄州写的词中,这首词不是艺术水准最高的,但是这首词中所表露的人生态度,却是对我们现代人有巨大启发意义的,全词原文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不要在意穿过树林打在衣衫上的萧萧的风雨之声,风雨并不妨碍我们一边吟啸着,一边慢慢地前行。我拄着一根竹子做的拐杖,脚下穿着草鞋,步子轻快,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我这个人披着蓑衣,风里来雨里去已走过半生。风雨总归是会碰到的,但只要你坚持走下去,风雨一定会过去的。当苏东坡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时候,他心里多半是这样思考的:我这个人,连政治上的大风大雨都经受过了,自然界的一点风雨又能如何呢?苏东坡很潇洒,虽然田没有买成,但是中午还与朋友在路边小酒馆里小酌两杯,下午带着几分醉意归来。此时斜阳复出,回头看看上午遇到风雨萧瑟的地方,既无风雨,也非晴朗,一切都归于空无了。
这首词不仅是写苏东坡遭遇自然界风雨的一次真实经历,实际上更是写人生路途中的风风雨雨,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人生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坎坷,被比喻为风雨,假如一个人一生坎坷众多,我们就称他的人生是风雨人生。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或早或晚,都会碰到一些挫折与坎坷,很难有人一辈子都一帆风顺。对于一般人来说,我们无法乞求命运将人生安排得顺利一点,我们只能决定当自己暂时处于逆境时,该采取何种人生态度。
苏东坡的一生就是这样走过的,在他62岁那一年,又被贬到海南岛,当时朝中政敌的目的就是将他置于死地,因为从唐到宋,凡是贬到海南岛的中原人士十去九不还,海南岛被认为是鬼门关。但是苏东坡很厉害,他在海南岛度过了三年,即使生活艰辛,但依然坚持下来,并对当地有所贡献,到他65岁那年,朝廷大赦,他也得以回归。
苏东坡在离他生命终点一个多月的时候,走进镇江的金山寺,金山寺的和尚拿出一幅苏东坡的肖像,请他在上面题首诗,于是东坡就题了一首六言诗——《自题金山画像》,该诗的后两句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就是问你平生有什么功业,他自己回答,我一辈子就是到了三个地方:黄州、惠州、儋州。三个都是他的流放之地。这句话当然是自嘲,但是也说出了事实。黄州、惠州、儋州虽然是苏东坡一生中的三个逆境,但他的生命也确实是在这三地达到了最高峰。苏东坡的作品,在这三地的写得最好,对后人最有意义。黄州时期是苏东坡的书法艺术大有长进的时期,也是苏东坡的词突飞猛进的时期,《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杰作就是在黄州写下的。在儋州时,他完成了平生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苏东坡的成就之高,是普通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是他的人生态度、他的价值观、他的取舍,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他作为风雨人生的主角,作为三次被贬谪到越来越遥远地方的人物,为我们展现了在逆境中应有的姿态。
明代董其昌行草《念奴娇·赤壁怀古》(局部)
这样的一个人物,确实非同一般。中国古代有很多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在学者看来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作为一个要向公众推荐,要让现代的一般读者都能走近了解的人,很多是不够格的,因为他们往往高高在上,作品写得深奥难懂,苏东坡却不同,他虽然才华横溢,声名卓著,但是他的写作始终是与老百姓心心相通的,他的作品老少皆宜,社会上任何阶层的读者,都会喜爱。
东坡往矣!但是他的精神永久留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这是我们中国人都应接受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本文节选自《诗书礼乐:传统文化与立德修身》(“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周年纪念版)。作者:莫砺锋,1949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科名家。
诗书礼乐:传统文化与立德修身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周年纪念版)
编著者:国家图书馆 编
目 录
阎崇年读史·治国·修身
杨 义重绘中国文学的历史地图
袁行霈天趣——中国诗书画的美学追求
冯其庸红楼论要——解读《红楼梦》的几个问题
唐浩明从清流名士到国家重臣——张之洞评说
梁 衡《岳阳楼记》的政治财富与艺术思考——范仲淹评说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
田 青禅与乐——中国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卜宪群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
牟钟鉴孔子儒学与重铸君子人格
葛晓音山水诗与盛唐气象
叶 朗从四个层面谈中华美学精神
莫砺锋苏东坡的现代意义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综合编辑室
供稿 | 景晶 编辑 | 杨洋
监制 | 隋阳
审核 | 弘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