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第15个国际档案日,记者日前从湖南红色档案馆获悉,为更好地延续红色档案本体寿命,做好相关保护工作,该馆目前正在采用高科技成果为馆藏珍贵文物进行脱酸保护。

湖南红色档案馆是湖南首家民办红色档案馆,2013年经国家档案局批准并委托湖南省档案局授牌,2018年1月在湖南省民政厅正式注册。其前身是傅伯瑜创建的长沙县首家民办红色博物馆——伯瑜万福源博物馆,在2008年免费对外开放。湖南红色档案馆馆藏达百万件,主要藏品多是与毛泽东同志有关的红色档案、史料、文物,其中有很多十分珍贵的红色档案。

根据相关部门的调研结果,各地近代时期档案、红色档案酸化情况严重,目前已到了这些重要档案抢救性脱酸保护的重要窗口期。为此,湖南红色档案馆日前联合杭州众材科技的专家,采用“雾润”“渗润”脱酸技术进行脱酸。

专家们对湖南红色档案馆藏品进行了酸情检测,其中1914年12月编印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览·校舍摄影》、1933年出版的《南开同学录》平均PH值小于5.0,已严重酸化。根据酸情信息,工作人员采用渗润整册脱酸机和等离子雾润技术制作的缓释膜进行脱酸后,两本书PH值达到7.7-8.3之间,厚度无变化、纸张无褶鞁,无新增开裂等破坏,纸张颜色无明显变化,字迹均无跑墨、无烘色、不褪色,符合GB/T21712-2008《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有效脱酸能够延长书籍寿命3-5倍,众材科技的脱酸技术适应中国纸质档案的馆藏特性,区别于传统手工技术,融合了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等多种学科,利用设备+耗材的创新模式,真正实现了脱酸标准化、自动化、批量化。”杭州众材科技董事长徐春辉介绍,目前已经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雾润”“渗润”两项核心技术分别应用在单页及不可拆分的整册档案上,满足了各种类型纸质档案的批量化脱酸需求。

湖南红色档案馆馆长傅伯瑜表示,探索采用高新技术对馆藏珍贵纸质文物进行脱酸处理已经是迫在眉睫,及早地对已酸化的馆藏珍贵纸质文物进行脱酸保护,更有利于馆藏珍贵纸质文物寿命的大幅延长和更长久的保存。(通讯员 张丽 记者 卢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