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光为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事儿比较多,更新的速度有点慢。我们在5月8号(当时指数在3000点左右)文章《中级别反弹反弹临近,或是年内胜负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风险因子出现程度不等改善,多因素共振下,指数层面会出现一波10%左右的涨幅”,反弹上限在3250-3300之间。

过去一个多月,指数走出了强势的反弹行情,除了上游煤炭、原油等年度强势股外,锂电、光伏、风电、消费电子等热点轮动。截至6月10日周五,上证指数涨至3284点,涨幅接近10%,我们此前预期的“10%涨幅”基本兑现。特别地,我们提示的反弹逻辑:如疫情改善、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稳增长政策出台和互联网政策反转等,相继被印证,并在不同阶段,增强了反弹的持续性和力度。

实际上,年初以来,我们对A股走势判断十分精准、前瞻,持续走在了“市场曲线”的前面(图1):

图1、今年以来,我们前瞻、精准,始终走在曲线之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我们在去年12月11日《十大观点》中明确提出,“放水较克制下,春季行情不建议入戏太深”,在这波调整的起点处,我们明确对调整风险进行了提示,基本是市场最领先、最坚决的。彼时,市场仍憧憬“春季行(放)情(水)”的政策牛肉。

2)我们在1月26日《2022大类资产观点展望》中明确提出,“多因素叠加下,A股调整仍未结束,2018年级别的调整虽非主流情景,但完全排除是不对的”。当时,市场整体仍对市场调整的级别仍心存侥幸,一片抄底之声。我们提到,调整背后有多重因素,短期不会结束,并特别提醒市场,不要想当然排除“2018年情景”,被后续市场走势所佐证。

3)我们在3月7日《那么,现在可以说2018年情景再现了吗?》中明确提出,“短期反弹随时发生,但中期调整仍未结束”,表明在风险未出清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言底。后续市场迭创新低,证实了我们的判断;

4)我们在5月8日《中级别反弹反弹临近,或是年内胜负手》最新文章中预判市场出现一波“实质意义”的反弹,也已完美兑现。

这波反弹,市场走势之强,让很多专业投资者始料未及。逼空行情下,部分机构投资者出现了“空头回补”,也强化了反弹的高度和持续性。在当前这个位置上,市场出现了较大分歧:大部分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后市走势呈谨慎态度;但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开始看反转,极端者甚至开始喊“4000点”了。

我们最新的观点是:

1)短期反弹接近尾声;

2)中期反转仍需确认:

3)长期仍然无比乐观。

我们之前提到的推动中级别反弹的几个因素,基本上被市场所“Price-in”。在价格高点,预期过满,超出了实际。市场会对风险因素也开始放大“检视”。除非出现新的、实质性利好,否则短期内,市场反弹难以为继,随时可能结束:

疫情防控:好消息是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但“动态清零”根本方针下,年内防控将始终处于“绷紧”和“高度紧张”状态。“疫情过去,一切回归正常”的乐观预期,脱离了实际。

稳增长:好消息是GWY出台了33条稳增长措施,行政机器动员起来,确保二季度实现正增长。但如果仔细拆解会发现,33条绝大多数是“保市场主体”和“保就业”,重心放置“托底”和“救急”上面。真正主动出击,扩大总需求的,只有1-2条,即货币政策宽松和汽车购置税减半,和汽车下乡活动。33条或将有效托底,避免经济失速,但预期经济走出“V”型反转,显然有点早了。

美联储加息提速:近期,一些美联储FOMC委员提出,9月份暂停加息,观察一下加息效果,引发了美国科技股(纳斯达克)反弹。但周五公布的美国最新CPI高达8.6%,超出市场预期,也达到1980年以来通胀新高(图2)。近期油价、粮食价格飙升,种种迹象表明,一场比1970s更严重的滞胀正在到来。美联储加息节奏很有可能超出市场,不利于风险偏好的提升。

图2、美国通胀飙升,美联储加息节奏仍将超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地产:LPR长端降低15bps,叠加首套房最低利率调至4.25%,和支持改善性住房,地产刺激力度不小。但另一方面看,去年地产挖的“天坑”太大了,正常情况下看起来不小的刺激力度,仍然不够,仍不足以扭转下行趋势。房地产纠偏仍需要中央更高层级出面主持,彻底改善民营地产商融资环境,提振信心,极大释放合理需求。

互联网平台政策:基本由“整顿”,转向“发展”。后续支持发展的力度和细节仍需要观察。蚂蚁金服重启上市的“乌龙“,表明纠偏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移动互联网周期结束、海外纳斯达克科技股持续下跌大背景下,政策反转或许带来一波不容忽视的估值修复行情,但能否带中概互联网股票走出独立牛市行情,仍需要观察。

此外,从技术面上来看,3300点附近处于一个“压力区域”,筹码密集区意味着,很多套牢资金会解套离场,很多资金会珍惜“后悔药”,有一个逢高减持动作。

因此,基础情景下,我们预期,短期内,指数在3280-3300点附近反弹基本结束,参与到这波反弹的朋友们,可以适当落袋为安了。考虑到这波反弹的动能较强,如果月中有MLF加量、降息动作,叠加新冠药(VV116)的出现,指数反弹到3340点,即120日线的位置也是有可能的。

此前下跌过程中,很多投资者复盘反思没有减仓。市场的反弹,类似于给了你一个后悔药。但强势上涨裹挟下,很多人贪婪起来,真正服用后悔药的并不多。这种沉迷于市场情绪起伏而无意识地追涨杀跌的投资者,有一个外号叫“韭菜”。

3340再往上?这个是可能的,但已经超出了我们的基础情景。但Never Say Never,出现下列情况,则反转就在眼前:

如果MLF降息幅度显著超出预期(比如一次降15bp),后续LPR长端继续降息,或者

汽车家电刺激力度显著大于预期,或者

超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推出,或者

极高层级出面安抚互联网、民营地产商,推出实质性扶植和促发展措施,或者

新冠药出来后,动态清零政策适时优化,与稳增长实现了完美共存。

中期来看,我们并不悲观,对未来持开放态度,等待市场有一个二次回踩后,结合下半年风险因子演进再做判断。理想情况下,伴随相关风险因子持续改进,指数回踩3000点后,有望迎来反转性行情。当然,如果下半年海外滞胀加剧,多重约束下,经济出现“L”型复苏,那么不排除指数更长时间寻底的可能性。

长期来看,我们对A股的前景无比乐观。最激动人心的机会仍在中国,清洁能源、医药、硬科技进口替代等机会层出不穷。泡沫挤干净后,未来仍将出现波澜壮阔的结构性牛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