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事是指人死后殓葬,哀悼等事情。因地域不同,丧礼习俗都有差异,俗话说:“五里不同风,乡村各不同。”东关村(社区)根据千百年来,白事丧葬礼仪和时代的变迁及移风易俗的演变,逐渐形成了过白事的特色流程。现整理如下!

一、告急病危及送终

人在病危时,要给娘舅亲人报信,让其前往探视。在咽气前见上一面,以免悔之晚矣!其儿女守候,聆听亲人的嘱托(遗嘱)直到咽气,这叫寿尽送终。

二、亲人离世

用温水擦洗身体,穿寿衣,把备好的碎银钱放入口中(叫含口钱),拿木板铺上白布放在堂屋中间,将尸体安放好,脸上朦上白纸(叫朦脸纸),双脚用白布条或白纸捻绑住(现在放入水晶棺中)即可,挂上白布帐帘。

待孝男孝女到齐后,在大门外的大路上,跪之上香,烧纸,烧白马(叫烧起身纸),门扇上张贴长方形白纸,有长辈健在或男女一方健在的,不能正贴,只能斜贴;还有,不满六十岁者贴斜块纸(不满一寿),另纸上写“开吊”,或写上“乞恕,慌迷之中不及遍报”。放供桌一个,上面摆上牌位或相片,长命(明)灯两盏(或腊烛两根),放在两边,香炉一个,祭菜,水果等。地上放瓦盆一个(此瓦盆底部由直亲孝男孝女钻孔,有多少个人钻多少个孔),瓦盆用金帛纸糊上,以供吊唁之人烧纸时用。堂屋的地上,铺上麦秸或稻草等,孝子坐之(叫卧草守灵)。

三、制作孝服

鞋面上裱白布。重亲孝子不离方寸地,守灵善终。重孝子三天内不准串门,满三天顺孝后方可行之。

四、报丧

人亡故当天,派孝侄前往其娘舅家报丧。去人带孝行之门前,不准入院(屋),呼之人出,磕头禀报。随之,陆续告知亲友来家吊丧(唁)。

娘舅家人接到报丧后,在当天晚上前来吊丧(唁)烧纸,交待丧事注意事项。主方给娘舅家人准备两顿饭菜,以敬之。

五、看墓地择吉日出殡安葬

人亡故后,请人看好,择吉日安葬,时辰敲定后,看墓地,点穴,请人打墓,出殡。

六,出殡前一天所要完成的事项

1.写魂魄,剪门幡(拴),门幡用纸数量以年龄而定,一岁一张,做铭旌篓,写铭旌。出殡当日早晨,高挂在门前。铭旌一般由闺女买办,用黄纸一块,写上“门下婿xxx,xxx”挽,贴在铭旌红布下角。

2.下午,请大总管,执事人员,街坊邻居等有关人士,傍晚到家议事。丧主备好饭菜,烟酒茶,水果等招待。(现在简办,备水果,花生瓜子,茶水香烟,不设酒席)。主家与大总管商定后,由大总管宣布执事人员分工名单:大总管,总管,库房,买办,管厨,乐队主管,招待员,服务员,灵前点纸,厨师等,宣布完毕后,写在纸上,张贴在墙上。过事当天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管理有序,忙而不乱,圆满把葬礼办好。

3.烧夜纸,出殡前一天的晚上,除娘舅家晚上烧纸(吃两顿饭)外,村里人也去烧夜纸,上香、烧纸、磕头,进行最后的祭奠。

4.孝帽,发孝布(不做帽),一般是一布两破(指宽窄),长为五尺,七尺。嫡孝子为七尺,傍孝子为五尺。(根据主家而定分发)。孙子,重孙,玄孙,分别在孝上插红,黄,绿色布(纸)块,以显辈份。

七、出殡当天的流程事项

1.迎牌位。如先丧偶一人的可到坟上迎牌位;配偶还有一人健在的不迎。早去早归,回家守灵。

2.披麻戴孝,头顶白花。嫡系孝子披麻戴孝,腰系草绳;嫡系女孝子(女、媳)头顶白布做的大白花,叫重孝子。

3.鼓乐迎客。丧事当天,孝侄手拄用白纸条粘缠的桐木哭棍,随鼓乐迎客。基本顺序为,外甥,媳妇娘家,女儿婆家,干亲戚等客人;客人拿大肉,献供(蒸馍),香烟,花圈(挽帐),放在礼桌上迎客入席,烧纸,送戏祭奠。

4.迎娘舅家客人,男女孝子出门口跪接。孝男远步跪迎,孝女门前分两排夹道跪迎。把客人迎进宅,入席就位。客人齐毕,总管吩咐男女招待员,查点免辈的人,若缺孝布,把孝布搁在托盘上分发补齐。期间,给娘舅人头顿饭,男女重孝跪之让孝,让菜,娘舅人发话:免了!孝子返回灵堂。

5.入殓,盖棺、挫材口。娘舅人头顿饭后,总管请娘舅家人去灵前参与入殓,(也有的根据主家情况,提前一天入殓),检查亡人衣物穿着是否到位,交待其他事宜,待许可后烧纸回席。进行入殓,一般亡人穿寿衣件数为五件,七件等单数。入殓时,棺木底部用草木灰铺好,摆上柏树枝,盖上白纸白布,铺上褥子,摆上铜钱(七星北斗式样),盖床单。其它按阴阳先生说的办理。棺内物品放好,盖上被子方可盖棺。木匠凿材口,并发封一个,两盒烟。(以酬劳,去个吉利)。

6.第二顿饭菜上齐后,男女重孝子让菜,跪在桌前静听娘舅人发表告诫,表扬对逝者的孝举,批评不足之处,交代做人的道理等,对可恶的孝子,娘家有的进行训诫打骂,让其丢人。话毕,孝子磕头致谢回灵堂。客人动筷用餐。

7.央搀孝子,两顿饭罢,总管让孝男跪在娘舅家人前,央求搀孝子入坟。

在此期间,总管号令所有人就餐,准备去坟地的事宜,到时起殡。

八、总管安排出殡仪式及其它事项

1.背送门幡人,检查竹篮内的食饼罐,香,腊烛,五色石,瓦,桃(柏)木夵等物品是否齐全。

2.出丧时打赶殃鸡,敲铜器(如锣钗等),放鞭;陪娘舅人上坟,监事,带上娘舅家拿的烟,供品(肉)等物品。

3.安排追悼会事宜。(有的不举行)。

4.安排库房结账。

5.送铺草人(灵堂的铺草,在出殡后的傍晚,将其背出门外,沿出丧路走一段烧一段,直至坟上),把铺草背走烧掉。

6.安排孝子,长子端盆,次子执像片,长子长孙拿魂魄。其他孝子拿纸扎(如花圈,金斗银斗,童男童女等)。

7.安排去墓地的人员及埋人工具。

起殡时,青年人将灵堂棺木抬出门外,放在长板櫈上用大绳捆绑,孝子们依次抹灵一周,跪下,等绑毕,总管喊:“起灵”!由十二人抬起,随鼓乐上坟。(现在用灵车放哀乐)。

孝男走前(孝子多者有的用白布绑在棺木前拉着走,叫“拉灵”。)孝女走后。途中,若需歇息换人抬,孝子们磕头致谢。

九、坟上安葬

到坟上后,重孝子先下墓穴中查验,并带些墓中土回家撒之。

封墓门:棺木安放入墓穴后,打墓人将五色石,桃木夵,瓦盆及其它“镇物”安摆好,点上长命(明)灯(腊烛)燃香;而后,用土坯或砖(袋子装土),现在用的是水泥板,把墓穴门封堵严实即可。并给封墓门人两盒香烟和钱封一个,以示酬劳去个吉利。

娘舅家人烧纸,后将所带的香烟送至总管,让其给受劳的人分享,表示谢意。由人陪送返回。

女孝子待填墓前烧纸原路返回。主家门前准备一盆清水,一把菜刀,一筐蒸馍。凡孝子进门,手拈水,翻菜刀,拿一蒸馍带回家。

填墓:坟填好,墓拢起,插门幡,扎“哭棍”,花圈,烧纸放鞭,埋葬完毕。

男孝子将坟上的绳、铣、杆、櫈、等工具拿上,原路返回。

十、其它事宜

1.点汤:葬后第二天,男女孝子提壶,内盛米汤之类,到坟上洒之四周,烧纸返回。

2.拜客:故人安葬第二天,孝外甥到娘舅家拜客,拿大肉,蒸馍等礼品进行叩谢。

3.复三:第三天男女孝子拿铣,把墓拢圆拢齐,烧纸返回。

4.人葬后有头七,三七,五七,百日之说;七七四十九天不能理发;逢七日时,孝子穿孝衣到坟上祭奠。百日祭奠后,过周年。

5.三年之内,过年时,主家门上不贴红对联,(绿色即可),逢年过节穿孝裤,意在守孝中。(有单位的工作人员,佩戴“孝”字黑袖章代表穿孝衣)一周年、二周年可拿花圈,供品到坟上祭奠;三周年亲戚朋友纪念除服!叫做服有限三年已满,脱服致礼!

三年过罢,恢复正常生活,正月十五到坟上送灯,清明节扫墓等。

白事节俭,去其烦糟程序;

民俗村规,依时代而沿袭;

民俗村规,依时代而沿袭;

入乡随俗,客随主便互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赵松林,男,71岁,系洛宁县城关镇东关社区干部,党员,复退军人,原河南《工商报》信息员,任教民师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