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芯片突围已经提上重要日程。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都在积极推进,目前,芯片设计、封测都已达到全球一流水平,最重要的就卡在高端芯片制造上。

但其实芯片设计也并未彻底解决,在EDA和架构上依然受到限制。EDA已经有多家中企在推进,基本可实现国产替代,但芯片架构还需努力。近日,情况又出现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芯片架构风云变幻

芯片架构风云变幻

设计芯片首先就得确定芯片架构,就像盖房子先打地基一样,底层架构非常重要。没有架构,芯片设计就无法进行,但全球最流行的两种主流架构都是国外企业的。

一种是X86架构,属于美企英特尔,主要应用于PC、服务器等领域。另一种是ARM架构,主要用于移动芯片领域,由英国ARM公司研发,但后来卖给了日本软银。

两种架构基本垄断了全球PC和移动领域,但架构市场也不平静,出现风云变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RM架构由于本身的优势,发展得越来越快,不仅全球90%左右的移动芯片采用它,甚至还开始蚕食X86的市场,一些PC、服务器的芯片也开始采用了ARM架构。

比如华为、苹果、高通、三星、联发科等都采用的ARM架构,苹果还使用ARM架构推出了CPU,华为也使用ARM架构研发了服务器芯片,ARM架构应用越来越广。

但要使用架构就必须获得授权,如果没有ARM的授权,大型设计公司也得停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后来的一次并购案,引起了巨大反应。日本软银收购ARM并未有什么变动,因为它不是芯片领域企业,但后来美企英伟达想要从日本软银收购ARM就不一样了。

因为英伟达本身就是芯片巨头,如果再拿下ARM这个主流架构,实力就更强了,但就难以保证ARM的中立性了。因此,不仅我们想要阻止,就连很多美企也积极反对。

后来终于在各方的极力反对下,英伟达收购ARM以失败告终,但事情并未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芯片巨头做出决定

芯片巨头做出决定

我们的企业像华为、紫光展锐等积极反对,甚至倪光南院士呼吁一定要阻止收购。因为一旦英伟达成功收购ARM,那两大主流架构都落在美企手中,后果非常严重。

但ARM结局未定,还有不少变数。据了解,日本软银将推动ARM去美上市,这极有可能又会被美资本控制,比如高通表示他们是ARM最大客户之一,将大量购买。

还有英特尔表示有意接管ARM,近期三星、SK海力士等也表示想要参与共同接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ARM不确定性很大。因此,倪光南院士早就表示,国内企业不能主要依赖X86和ARM架构,应该把一定精力侧重在开源架构RISC-V上,自己掌握架构主动权。

RISC-V 架构虽然也是国外企业开发的,但它却是开源架构,并且RISC-V理事会最高级别的会员共14名,其中12名都是中企,像阿里平头哥、华为、紫光展锐等。

可见,RISC-V 主要是中企在推动,并且有主要话语权,基本不担心被美企给收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很多中企基于RISC-V架构推出了不少芯片,比如阿里的玄铁910、中科院的“香山”处理器,还有华为基于该架构打造了智慧屏芯片等等。

可以说,中企在推动RISC-V架构的生态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当然,跟X86和ARM生态还不能比,但RISC-V未来发展潜力很大,有可能成长为全球第三大主流架构。

近日,美芯片巨头英特尔突然宣布决定,投资28亿元,建造一个RISC-V实验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说明,英特尔也开始布局研发RISC-V,这估计连倪光南也没想到,X86架构巨头竟然要研发另一种架构,这应该是看到国内RISC-V发展较快,不想错失市场罢了。

我们一定要清醒,人家可不是为了支持我们的生态,只不过是想利用,或者加快研发,占据一定优势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坚决不能在RISC-V再落入圈套。

最根本的是能够研发自主架构,像龙芯推出LoongArch架构,希望移动领域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