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女生咖啡杯中被同校男同学投放不明物”一事,冲上微博热搜。
微博截图
经警方初步调查证实,该男生在女生咖啡杯中投放了半片牛磺酸泡腾片,该泡腾片系从网上购买。
1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 发布通告,表示涉事学生已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
6月13日晚间,牛磺酸泡腾片已在多家电商平台被下架。
牛磺酸泡腾片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性药?毒药?
#01
牛磺酸泡腾片是什么?
牛磺酸原本是中药牛黄的成份之一,也是一种体内正常的含硫氨基酸,能调节神经组织的兴奋性,也能调节体温。
上海一家三甲医院药师介绍,牛磺酸泡腾片包含牛磺酸、咖啡因、烟酰胺、肌醇、维生素b1b2等,临床上有缓解疲劳、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风湿、抗惊厥等作用。此外,也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目前唯一的药用牛磺酸包括:①牛磺酸颗粒剂,②牛磺酸片,每片/包含有0.4g的牛磺酸,可以用于儿童(1岁及以上儿童)或成年人缓解感冒初期的发热,仅限用于发热初起、热度不高的患者。
成人最多一次可以服用3~4包,一天可以服用3次,大约每天总量4.8g的牛磺酸。
牛磺酸在人体内存在,而且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机能。 同样,它 也在很多食物中广泛存在,比如肉类、水产品、蛋类等等。
简单说就是:
1、 人体需要牛磺酸;
2、 牛磺酸对于健康很重要;
3、 正常饮食可以摄入足够牛磺酸,不需要特意补充。
不过,因为上面的1和2,也就有商家把牛磺酸做成补充剂,告诉大家“补充了能够如何如何”。同样,它也可以添加到食品中,作为“营养强化剂”。
事实上,仅有少数动物试验对牛磺酸与性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并没有可靠的临床研究证实了两者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补充牛磺酸与提高性功能没有确切的必然联系。
另外,很多功能饮料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牛磺酸吗,比如红牛就是添加牛磺酸的饮料。
在电商平台公开销售的多款牛磺酸泡腾片,注明“压片糖果”“固态运动饮料”“保健食品”等。 亦有少数名称为“情人迷”“情人媚”的商品,同时标注为牛磺酸泡腾片进行公开销售。牛磺酸泡腾片这个产品本身不是违法的。它们下架的原因是“虚假宣传”。
(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非法添加的药物,不过这需要专业检测去验证。这里说的是,即便没有,这些产品也会因为虚假宣传而下架)。
#02
哪些药物中含有牛磺酸?
目前国家批准的药品,除单纯的牛磺酸颗粒剂(0.4g/包)、牛磺酸片(0.4g/片)、牛磺酸胶囊(0.4g/粒)外,还有“ 五维牛磺酸口服溶液”。
五维牛磺酸口服溶液,相当于牛磺酸(20mg/10ml)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酰胺、维生素D的混合复方口服溶液,可用于维生素B族缺乏所致的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糙皮病的辅助治疗;用于生长发育期营养补充;病中愈后,产前产后及哺乳期的营养补给,发热性消耗疾患之辅助治疗。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此前发布的保健食品消费提示称: 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包括保健食品在内的所有食品均不具有预防和治疗功能。 同时,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企业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
该男生投放的“××牛磺酸泡腾片”应该是包含牛磺酸和其它成分的泡腾片,这些泡腾片产品目前没有被药监部门批准为药品,而是作为可以相对宽松管理的保健品(特殊食品),可以随意在网上购买。
以抗疲劳著称的红牛,配料表里第一位写的就是牛磺酸
#03
如果吃了牛磺酸泡腾片
对身体有何影响?
通常网上售卖的“××牛磺酸泡腾片”每片4g,其中牛磺酸含量不等,多数在100mg~200mg/片,这个剂量远远小于成人“缓解感冒初期的发热”的日最大剂量4.8g。
事件中该男生投入的是“半片”泡腾片,按照100mg计算,不到药用牛磺酸日剂量的2%,所以这个剂量的牛磺酸对人体不会造成影响。
但是这种行为对我们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刺激。
已经下架的商品
提醒众人,不要被铺天盖地的幼稚网络“恶作剧”视频所蛊惑/误导:虽然牛磺酸 (无论做成片剂、颗粒剂、胶囊或泡腾片) 是安全的,但向他人杯子里偷偷“投放异物”,无论投入的“异物”有没有毒,都是一种性质恶劣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引起严重后果。
#04
投放者或有何处罚?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丽天表示,如果放置危害他人身体及生命健康的药物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已涉嫌犯罪。
上海靖予霖律师事务所毒品犯罪辩护与研究部副主任李贺超表示,此事要根据投放的物质属性以及行为人积极追求的后果来定罪。
#05
离开视线的食物和饮料
不能再食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一女生咖啡杯中被同校男同学投放不明物”的关键不在于投放的东西是不是有害,而在于投放者的动机。
除了依法打击和谴责开篇这种侵害他人安全的行为,大家(包括但不限于女性同胞们)在公共场合还是需要时刻保持自我保护的警惕性,尤其是独自一人、身边没有可信的家人或朋友的时候:
1. 不接受陌生人或来历不明的饮料或食物。
2. 饮料或食物别离开自己的视线,视线外移的时候也尽量用手遮挡或捂住饮食。网上很多的“警告信息”告诉我们,特别是独处的年轻女孩,离开视线后的饮料不能再喝。
3. 饮料或食物尽量随身携带,如不方便携带,一旦离开自己的位置后再返回或是发现有任何异样时,最好放弃之前的饮食。
4. 尽量不要饮酒,或量力而行少喝酒,保持清醒最重要。
— END —
值班丨王丽娜
统筹丨安 伟
编辑丨刘广辉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 科普中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