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碳达峰”做到“碳中和”只有三十年,比其他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要少一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实习生王靖怡 北京报道

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企业面向未来的重中之重。

自2020年,我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后,“双碳”连续两年受到高度重视,“碳中和元年”也于2021年正式开启。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了48.4%。

“整个社会、整个企业界对‘双碳’这件事的重视比原来多了很多,这是最大的进步。”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SAP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如此评价中国“双碳”的成就。

从目标的实现压力来看,黄陈宏认为,“双碳”目标时间短、任务重。从“碳达峰”做到“碳中和”只有三十年,比其他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要少一半。

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也遇到各种问题。清华经管学院院长、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白重恩教授在论坛上表示,当前,企业面临新能源使用率低、拉闸限电、多重政策考虑的影响,欧盟即将到来的碳关税政策也将给水泥、铝、化肥、电力能源生产、钢铁等多个行业带来挑战。

不过,“双碳”不只是一项任务,还意味着新机会。黄陈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的要求下,新能源汽车、光伏企业成为全新行业。同样,在低碳技术上,减排技术、碳捕捉、碳交易方面也诞生了很多新的机会。

为挖掘可持续发展的新机会,SAP于近日建立了持续发展与实践战略联盟。黄陈宏介绍,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由SAP牵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做赋能,并联合本地合作伙伴进行具体方案的落地。

黄陈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接下来,可持续发展与实践战略联盟将从四个方面助力中国“双碳”事业。

第一,把“双碳”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作为样本案例进行推广。

第二,与客户联合创新。“‘双碳’是很复杂的问题,每个地方监管要求都不一样。”黄陈宏表示,为解决这个深度复杂的问题,SAP希望通过平台与更多客户进行合作。

第三,解决顶层设计问题。黄陈宏指出,很多企业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怎样把业务发展和“双碳”要求结合起来。通过核心一体化的方案,可持续发展与实践战略联盟将为政府和企业做战略咨询和实践指导。

第四,解决人才和政策理解的问题。作为政府的智囊团,清华经管学院在“双碳”政策方面有诸多建言和想法。SAP希望中国企业利用联盟平台深入理解政策,同时和高校、人才基地合作,培养“双碳”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

(作者:杨清清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