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装饰的灯光设计中,不仅要考虑美观和功能,还要考虑对家人健康的影响。不合理的照明工具,不恰当的照明方式,对健康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例如明亮的光线可以改变大脑的内部时钟,控制睡眠;过长时间在灯光下工作,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大家在布置新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光健康”的问题。

1、灯光颜色选择不宜超3种

1、灯光颜色选择不宜超3种

灯光颜色的选择,要考虑人在居室中的感受。卧室中最好不要用刺激的灯光色彩,而且应避免色彩强烈对比,切忌红绿搭配。而餐厅则可以选择偏黄色、橙色的灯光,因为这些颜色可以刺激食欲。

另外,红色的灯光看着喜庆,但在《每天懂一点色彩心理学》中有说,红色会增强人的紧张感,使血压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污染的危害】

最为关键的是,不要把灯光设计成五颜六色的,以免危害人体的健康。灯光的色彩如果反差太大,让人眼花缭乱,有损视力,还会干扰大脑中枢高级神经的功能。

而且颜色过多,容易产生彩光污染,如果长期遭受彩光污染,会诱发流鼻血、掉牙、血压升高、白内障等。此外,不合理的灯光色彩还会影响儿童的视力发育。所以一个房间里灯光颜色最好不要超过3种,各种颜色也应该协调统一。

2、室内灯光宜柔,不宜太亮或太暗

2、室内灯光宜柔,不宜太亮或太暗

现在,我们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人造光使室内保持明亮,但灯光太亮太暗都不是太好,所以,选择灯光的前提是我们要自己住的舒服。

PS:夜灯会让宝宝早熟吗?

通过目前所能够获得的研究数据,我们并不能直接将使用夜灯和宝宝发育提前直接联系起来。那些说晚上开灯使小孩子性早熟的结论也只是推测,并没有相关检测结果的支持。

如果家里确实需要一盏小夜灯来照顾孩子的时候,家长们也可以尽量购买灯光柔和的,并且使用时避免直射孩子的眼睛。但过分担心其使用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必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每天最少要有两小时日照

3、每天最少要有两小时日照

众所周知,阳光可以杀尽室内空气中有害微生物,人的皮肤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能产生维生素D,阳光照射还可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发生,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专家们认为,室内每天有两小时日照是维护人体健康和发育的最低需要。

①在选择住宅阶段:

要细心考察室内各个空间的采光情况,光度以白天不用开灯便有良好视觉为宜。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同时注意光照的均匀度,室内某些空间如卫生间、厨房等因缺乏日照而变成“黑厕”、“黑厨”,对居住者的健康也有所不利。

②在装修阶段:

许多人对人造光环境的设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安装灯具时考虑不周,导致室内照明不能很好地配合居住者在室内的日常活动,使居住者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出现头痛、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调查显示,70%的消费者不知道灯光装饰不当会给居住者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PS:什么灯的灯光适合阅读

实际上高品质的白炽灯、CFL和LED都适合阅读。如果保守且不在意照明用电的情况下,最好使用卤素光源阅读。

在意节能问题请选用节能灯,但一定要注意选择品牌,小厂家使用的卤粉荧光粉显色指数可能不足70,不适合阅读。

如果追求高端、苛刻节能、希望长寿和非传统光源的造型,可选择LED产品,但最好选择照明业内的顶级品牌和正规渠道,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灯光切忌眼花缭乱

4、灯光切忌眼花缭乱

家庭装饰中,灯光设计切忌使人眼花缭乱和反差太大。灯光设计第一当然是健康,第二考虑协调,最后才考虑功能。

要善于用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有很大的影响:

蓝色可减缓心律、调节平衡,消除紧张情绪;

米色、浅蓝、浅灰有利于安静休息和睡眠,消除疲劳;

红色、橙色、黄色能使人兴奋,振奋精神;

白色可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心平气和;

红色则可能使人血压升高,呼吸加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居室照明应照顾健康

5、居室照明应照顾健康

有关专家认为,所谓“光健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照明必须满足场所的功能性要求,即人们所说的灯光亮不亮、美不美的问题。二是照明必须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如色温、亮度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以及光与影的和谐与否等。不合理的照明工具,不恰当的照明方式,对健康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PS:光线不好,影响睡眠质量

光线会对人体褪黑素的分泌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睡眠质量。视觉系统不仅传递给大脑光的信号,也会把外界环境的明暗信息传递给大脑的松果体,松果体产生褪黑素进入血液、脑脊液、细胞内外液、尿液中,从而控制人的睡眠水平。

此外温度(或体温)也是影响睡眠的一个重要因素,且温度和光线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适宜的光照和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依据儿童个性选色彩

6、依据儿童个性选色彩

儿童家具的色彩选择,还要考虑到儿童心理的问题,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设计色彩搭配。

性格、性别、年龄都是设计的出发点,如果孩子比较调皮的话,那在颜色上要选择静色系,如蓝色、绿色,让孩子进入房间后,他的情绪可以平静一些。假如孩子本身就比较内向,那可以采用一些相对的暖色,如橘色、粉色,让孩子进入房间后,有一个情绪的释放。

通过这些细节,让孩子在房间里就可以做个小的心理辅导,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