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烦姐---------

平时花多少时间去了解你的约会对象的性格?

或者你了解另一半是哪一种依恋风格的人吗?

又花了多少时间发现TA与你的性格不一致,最终导致分手.......

如果有方法可以让你节省很多时间,在第一次约会时就知道对方是什么性格并且合不合适,会不会更有意思呢?

事实上,依恋理论可以为我们指点迷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恋理论将人们大致分为四种基本的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恐惧型(不了解的可以翻阅至页尾查看这四种类型的特征)。

你可能听说过“异性相吸”这句话,但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还有另一层意思......

如果你是痴迷/焦虑依恋风格(preoccupied/anxious attachment style),你可能会被一个具有拒绝/回避依恋风格(dismissing/avoidant style)人所吸引。

但在约会的最初阶段之后,回避型的人往往不会给焦虑型的人足够的个人时间或关注度,且可能会给予比较不清晰的信息;相反,如果你是回避型的人,你可能会被这个痴迷/焦虑型的人需要给你的时间、肯定和感情所困扰。

最后,无论哪种方式,双方都可能感到沮丧和失望。

如果你是恐惧型依恋风格(fearful attachment style)的人,你可能会对约会和寻找爱情这件事感到不适。你可能会很快感到被拒绝,就像痴迷/焦急型的人一样,也可能会很快就断了跟他们的联系,与他们保持距离,就像拒绝/回避型的人一样。那么,其他依恋类型的人可能会觉得你有点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甚至显得不够变通。

最后,通过聊天拓展,他们可能会与你保持距离,觉得还是当朋友好,或者给你一些你不想要的体验。所以,如果你是恐惧型的人,那么安全型依恋的人跟你会更合适。

安全型依恋风格(secure attachment styles)的人就比较容易做到以上。他们能够更好地和任何其他风格的人相处。他们不担心自己被拒绝,所以他们不太可能被拒绝/回避者的潜在疏远所反感。他们也会更愿意满足痴迷/焦虑者的情感和时间需求。最后,他们也可能会容忍恐惧型依恋者的情绪和行为不一致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恋风格匹配总结如下:

依恋风格匹配总结如下:

  • 恐惧型依恋的人与安全型依恋的人相处得最好。
  • 痴迷/焦虑型的人最好选择安全型的人,可能和恐惧型的人相处得很好,也可能想要避开那些高度拒绝/回避型的人。
  • 拒绝/回避型的人最适合安全型的人,可能会接受恐惧型的人,但会想要避开那些高度矛盾/焦虑型依恋的人。
  • 安全型的人适合跟焦虑型、拒绝型恐惧型的人约会或相处。

你对另一半的选择可能与你现在的生活环境有关,也与你想花多少时间来建立一段关系有关。

在第一次约会之前,我们如何在不了解一些依恋理论知识,也不需要让对方填写一份问卷来评估TA的风格,就知道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呢?

所幸的是,以往依恋类型和成人依恋量表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因为每一种风格都有明显的特征。

你只需要问以下三个问题就能看清楚对方的依恋风格,以及每种风格的典型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1: 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如果要求具体的话,请说“在你10岁之前”)

Q1: 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如果要求具体的话,请说“在你10岁之前”)

  • 安全型的人:他们能诚实地回答问题,包括好的、坏的和丑陋的。但他们不会一直说个不停,也不会偏离话题太多。
  • 拒绝/回避型的人:他们可能会明显地感到不舒服,想回避这个问题。他们的特点是,他们对幼儿期的记忆似乎很少或没有。或者,他们会给你一个关于有一个美好童年的笼统而含糊但热情的陈述,尽管他们没有具体的记忆来支持。
  • 痴迷/焦虑型的人:他们会乐意回答问题,但可能会“被卷进去”,你可能会对他们谈论的是过去还是现在感到困惑,并且可能会觉得他滔滔不绝“扯太多”了。
  • 恐惧型的人:他们可能会生气,并想回避问题,或者通过问自己的问题来岔开话题。他们的答案可能看起来混乱无序,也可能会暴露出以往被破坏/令人恐惧的亲子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2:当你感到害怕或焦虑时,你会向谁寻求拥抱、安慰?

Q2:当你感到害怕或焦虑时,你会向谁寻求拥抱、安慰?

  • 安全型的人:将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和关心/关爱父母或照顾者的例子。
  • 拒绝型的人:他们可能会说“可能是我妈妈(或爸爸)”之类的话,但在后续跟进中,他们不会有相应的记忆来支持这点。他们可能会说自己照顾自己,没有人拥抱或安慰。
  • 焦虑型的人: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个直接的答案以及有关爱或拥抱的例子,但这可能会夹杂着一些不一致、未满足的需求或埋怨的痕迹。
  • 恐惧型的人:他们可能会被这个问题困扰,并认为它具有侵略性。他们可能会在情绪上失控,如果给你一个答案,也可能会包括失去或可怕的经历/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3:你上一段的感情状态是什么样的?它是如何结束的?

Q3:你上一段的感情状态是什么样的?它是如何结束的?

  • 安全型的人:他们通常会表现出持久而深情的关系。他们可能不会说前任的坏话,但会指出这段关系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 拒绝型的人:他们可能会试图中断这个话题,或者他们会说,“已经和这个人结束了,没有怎么想过。”
  • 焦虑型的人: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情绪混乱、不满/愤怒或未满足的需求。这段关系很可能以痛苦告终等。
  • 恐惧型的人:同样,他们可能会因为这个问题而感到不适,你可能会得到一些模糊或凌乱/无组织性的话语回应。或者他们会认为:“不关你的事。”

生活中,不管你有没有机会问出这三个问题(或者你已经在恋爱中),你都可以试图找到对方的回应风格,通过回应风格来确定Ta的依恋风格是什么样。

比如,安全型的人的回应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并且回应时长适当;

拒绝型的人很可能会给你简短而不详细地回应;

矛盾型的人很可能会回应的时长太久,给你过于详细的回答;

恐惧型的人很可能会给你一些看起来杂乱无绪的反应,你也可能难感到难以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思。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你的年龄范围。

如果你20岁出头,那你的约会中安全型风格的人可能会更多(多达50%)。一旦你到了40多岁,会有种强烈的感觉——那些安全型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反而你会发现拒绝/回避型风格的人越来越普遍。即使他们不是安全型的人,但也可能会表现出“安全型”的样子,毕竟这个年龄驱使他们要显“成熟”。

那,为什么随着年龄增大,依恋风格取向越来越难琢磨了呢?

这个话题,我们后面再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知识了解....

四种依恋类型的特征

研究者鲍尔(bowlby)将人通过从“婴儿-抚养者"关系的实质过渡到成人后的全部人生经历中,即,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但是,每个人的依恋风格不一样,进而表现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以及人格特征也不同之后,研究者们将人的依恋风格分为四种,并应用到成人恋爱关系中,从这些依恋风格,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行为、情感、人格等特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

可以很安心地与人亲密,并建立相互依赖又相互独立的关系。不担心被抛弃。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是积极的,认为自己值得被爱,他人也值得爱和信任。

2、痴迷/焦虑型(低回避,高焦虑)

渴望与人亲密,又怀疑对方并不想和自己亲密,很担心失去,有强烈的情感依赖和饥渴。会做许多努力以获得关注和爱。对自己的评价消极,觉得自己低价值、不值得爱。总想努力得到他人的赞许,寻求认同。容易感觉被误解和不被重视,对别人的负面评价非常敏感,喜欢夸大负面信息,让自己更加焦虑。常处于怀疑、又爱又恨、拿不起放不下的矛盾中。

3、拒绝/回避型(高回避、低焦虑)

回避亲密接触,难以信任和依赖对方,追求独立,因此容易让爱人陷入焦虑。对负面情绪和信息有回避的倾向。往往在关系还没进展就开始退缩,觉得对方不可靠,亲近他们的企图会让他们紧张。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自认为有价值,觉得自己可以不需要依赖他人,因此不太在乎他人是否喜欢自己。他们希望和爱人保持清晰的边界,反对依靠。不需要对方为自己付出什么,因为他们也不打算有所报答。出现冲突后会拒绝一切沟通。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寻求的是个人的满足和期望。

4、恐惧型(高回避、高焦虑)

内心期待亲密关系,但因害怕受伤,而表现出犹豫和抗拒。既想依赖又希望独立。这种对依赖的抵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自己的评价较为消极,怕被拒绝,或担心自己离不开对方,因而避免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进入亲密关系之后,又担心被抛弃,时常感到恐惧。爱人不在身边时不安,爱人在身边又有点厌烦。在亲密关系中,希望有掌控感、自我价值的证明感,追求平静与轻松。

与爱人有冲突时,他们更喜欢以间接方式表达不满,如疏远冷淡。他们也容易做“爱的逃兵”,想做先放手的人,以此缓解内心的焦虑和被控制的感觉。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恐惧的心态,让他们表现得若即若离,总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因而,恐惧型最容易将自己陷入无序和混乱。

文献引用
George C., Kaplan, N., & Main, M. (1985).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ley, Berkley.
Stan Tatkin. (2016). Wired for Dating : How Understanding Neurobiology and Attachment Style Can Help You Find Your Ideal Mate.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Kieran T. Sullivan. (2021). Attachment Style and Jealousy in the Digital Age: Do Attitudes About Online Communication Matte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12.

——————————END————————

HI,我是不烦姐,
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指导师
爱学习和分享
让我们一起了解点心理学
生活更美好

汪小菲婚内出轨被实锤,内娱尽显人间真相:为什么男人喜欢出轨?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前任

心理学告诉你,这个反常规操作可以让别人更喜欢你

心理学发现:你比你想象的更强大的10种方式

上海疫情过后排队“离婚”: 这5个简单方法帮助你选对伴侣
面对唐山打人事件,成龙气愤声援:恐怖暴力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你的身体远比你想象的要爱你:这几个大脑技巧只有心理学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