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经历过大洗牌还活在行业里,才真正会是这个朝阳行业里的王者。

根据药械行业可靠预测,现300万医药业务从业人员将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压缩至50万。

这个数字是基于目前形式:医药代表备案制推广、线上医药采购业务发展、重点产品集中采购等因素,并且对标发达国家医药业务从业人员数量得出的推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行业结构调整至少需要一个大中型经济周期,即20-30年左右才能彻底完成。

但过程中行业对人员的不断洗刷、挤压实则已经开始,目前来说比起升职加薪跳槽,药械人更多需要关注的其实只有两点:

第一

如何预警被裁员的风险

首选保住现有饭碗,次选安全转移到下一个港湾。

第一步先仔细观察和分析你所在的公司和产品线。凡是占用医保额度大、同质化严重可替代性高、市场份额大、纯进口、没有布局国产化动作、未来技术无创新计划、不愿意持续投入研发仅仅依靠商务渠道卖产品的、产品线单一而没有商业创新布局的。

只要中以上一条,就意味着未来公司利润会有危险,有可能会采取“开源节流”的裁员等压缩成本动作。而中的越多,死得越快。所以再找工作,就以这些点去衡量选哪家。

第二步是优先考虑如何巧妙地留在现公司,不盲目跳槽。因为行业发展本就不佳,还赶上了这几年疫情影响生活形态,很多外科手术产品、诊断类产品、维系性治疗药物的市场规模在变相缩小。如果不能挑选到一家危险系数极低的公司,不如稳定在熟悉的圈子里更好。

第三步是虽然带量采购、线上采购等模式确实让市场对于业务人员的服务需求变低了,但是市场对于厂家提供产品培训、学术支持等需求是永远会切实存在的。早于别人想到这个问题,转移到未来会需要的“风口”职位上去。也是求生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

如何武装自我技能

要想立足行业,除了巧妙的职场策略,更需要真正被市场需要的能力。

想要做留在行业的50万分之一,思路优于同行之外,还需要有别人没有的技能,而“人有我优”的客户管理、商业策略、关系网络搭建、渠道管理能力强是加分项,却不能一把定胜负。

想一想未来药械行业的商务模式是怎么样的,医生会在线上获取学术资源而不是面对面的探讨,设备科&药剂科会在购物网站上选品而不是通过翻彩页听科室会。

所以数字化学术推广模式是主流学术推广,对线上媒体、平台甚至软件的应用能力,数字化营销不同于传统营销的运营模式,是“人无你有”的东西。

另外,线上销售的模式也增加了很多电商等新零售业务渠道的岗位,线上新零售会直面终端用户——病患。线上渠道的开拓、电商的运营,也是让你与同行一招定胜负的点。

更突出的变化是,更垂直的推广方式,会让“药械企业如何关爱病人”这个课题,直接取代现在的客户(医生)交流,成为一个新热点。目前所有的药械都在培训拜访、跟进医生,却很少有教业务人员怎么去挖掘、吸引、招募病患,增加使用者与产品的粘性,发展成为产品忠诚用户的。面对病人,你不止需要产品知识、商务策略,还需要更多的活动方式去应用,比如病友俱乐部建立、病患沟通群倡导、日常营养和身体关注等等。

行业结构的调整,关乎的是国家发展建设大计。受限于能力或个人选择,不能留在药械圈的“青铜”,也会有一番新天地。但如果能经历过大洗牌还活在行业里,才真正会是这个朝阳行业里的王者。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栏作者/Grace

医疗行业生态及人性观察家。

来源:思齐俱乐部

排版:Janessa

责编:Ada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William|158 2103 1924

Wendy|130 6172 3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