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被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近年来,作为空中作业小能手,无论白天黑夜,无人机都在任务前线辛勤“劳作”。那么无人机是不是具有夜视功能,为何能在夜间穿梭自如?

目前来说,市场上的无人机可通过三种方式来具备夜视的能力。一是采用低光相机,二是使用带红外(IR)的相机,三是采用热成像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三种相机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低光相机,简而言之,就是指在较低的光照条件下仍然可以进行拍摄获取清晰图像的相机。

具有大的镜头和大型CMOS芯片,让相机能够充分利用任何可见光来创建图像。低光相机有个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存在可见光才能捕捉图像,相机“拉入”环境光,将其放大到足以捕捉图像,例如星光或者其他的微弱光源都可以成为低光相机的可见光来源。在无人机市场上,我们常常能看到星光级夜视相机就是这种作业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红外(IR)相机使用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红外相机通常在摄像机的附近设置一个红外LED,通过LED发射红外光提供给相机,红外相机拍摄的图像一般采用灰度进行渲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我们再来看最后一种热成像相机,低光相机和红外相机都需要有光源,而对于热成像相机来说,不需要任何光源。它通过各种类型的材料和热能来形成图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低光相机和红外相机照射采集图片时对距离有一定的要求,在夜间,无人机可能无法采集到昏暗的光线,导致低光相机无法创建图像,红外相机也需要依靠红外光,而红外光又配置在相机上,所以需要相机靠近物体。所以,红外热成像相机相对更有优势。

那么无人机是否都具备夜视功能?市面上的无人机种类繁多,有将具备夜视功能的相机集成到无人机上的,也有将无人机作为负载需要单独安装的机型。并不是所有的无人机都具备夜视功能,型号的选择还需要看用户的需求和用途。

那么无人机为何需要具备夜视功能?夜视无人机能够在夜间使用,提高无人机的夜间侦察能力,进行隐蔽的侦察、拍摄。在安防巡检、夜间侦察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