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柠条、沙拐枣、樟子松等植物茂密生长,绿意渐浓,生机盎然。登高远望,一道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约40公里的“绿色长廊”向毛乌素沙地深处延展,延伸到远处与天际线相接,仿佛一条横亘沙海的“生命线”。

完成沙漠治理63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筑起一道绿色屏障,挡住了沙漠南移西扩……过去60多年里,三代治沙人在白芨滩艰苦创业、遏沙植绿,让沙梁变青山,沙漠披绿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芨滩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筑起一道绿色屏障,挡住了沙漠侵袭的脚步。(新华社记者杨植森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芨滩的治沙造林,让沙梁变青山,沙漠披绿装。(新华社记者杨植森 摄)

生态版图上的“绿肥黄瘦”,有赖于治沙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不断更新的治沙造林技术和科学的态度、方法。当然也有沙生植物这支生态“主力军”贡献的智慧与力量,毕竟,没点“看家本领”在身上,谁敢生活在沙漠里!

沙漠中的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特有的生存智慧。为了在沙海求生,它们往往都进化出“特殊技能”。比如,为了在沙漠里汲取生长所需的水分,沙生植物扎深根的能力通常很优秀——冠幅和根幅比例可以达到1:7左右,主根扎得深,可以向下汲取地下水,侧根铺得广,最大范围获取水分和营养。而它们发达的根系,也将沙土紧紧抓住,起到了很好的固沙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生植物通常具有植株低矮、根长、叶小、花艳、籽小的特点。(新华社记者杨植森 摄)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沙生植物的叶片普遍狭小甚至变成针状,这是它们为了减少在沙漠中的水分蒸腾而逐渐演化出的“个性”。比如沙生植物沙拐枣,它的叶片就像一根细长的针,并且一节一节弯来扭去,每节之间都有一个拐点,这也是沙拐枣名字的由来。作为一种固沙造林先锋树种,沙拐枣生长速度很快,也常被叫做“沙漠先锋”。它的果实是一颗颗红色或黄色的绒毛球,常被误以为是开出的花,所以大家也习惯叫它们红花沙拐枣或黄花沙拐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拐枣的叶片就像一根细长的针,并且一节一节弯来扭去,每节之间都有一个拐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拐枣的果实常被误以为是花,远远望去像一颗颗颜色鲜艳的绒毛球。

沙生植物的植株多为灰绿色,但却常常开出颜色艳丽的花,以此吸引更多物种前来传播授粉。比如被叫做“沙漠姑娘”的花棒,每年有两次花季,开花时粉紫色的小花密密麻麻挂满枝头,很是漂亮。花棒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生存技能——蜕皮,就像人被晒伤后脱皮一样,花棒也通过不断蜕皮来应对沙漠里强烈的日照和紫外线灼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漠姑娘”花棒开出的粉紫色小花挂满枝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蜕皮的“沙漠姑娘”花棒。

另一个治沙“优秀选手”柠条,不仅可以防沙固沙,平茬后的柠条枝经过加工处理,还可以做饲料和生物燃料。沙区百姓这样形容它:“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固沙保耕地,放牧烧柴做肥料,还是牲口救命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柠条植物群落一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柠条林开出的黄色花朵颜色鲜艳,成为沙漠里一道靓丽风景。

选取最适宜沙漠生存的植物,选育“个性”相近的植物……人工促进自然修复,沙漠由黄转绿,从此植物萌芽、昆虫嗡鸣、鸟兽安家。如今在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24万亩天然柠条林和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30万亩猫头刺群落;分布着沙冬青、沙芦苇等311种植物,以及大鵟、红隼、荒漠猫等129种动物,一些生物种类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沙生植物猫头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沙芦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沙枣树。

“绿肥黄瘦”的沙漠还体现出另一种勃勃生机——“沙海淘金”产业兴旺,治沙人走上一条从防沙之害到用沙之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既治沙又致富。在白芨滩,利用沙区特有资源发展起来的经果林、沙漠蔬果、苗木培育、生态养殖以及生态旅游等多种产业,让沙区职工的“钱袋子”渐渐鼓起来,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施大棚里,豆角长势喜人,工人忙着采摘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沙地特有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种出的水果甜香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正在对沙漠苹果进行分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地里种出的韭菜,不仅口感辛香爽脆,还不易腐烂,便于储存和长途运输。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半月谈记者:任玮

(文中配图均为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制,部分资料图片为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

责编:秦黛新

校对:郭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