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钱,总不会被骗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种心态,看着自己余额数字里的钱,感觉都不够骗子的口水钱!因此在接到诈骗电话之后,往往心生疏漏,掉以轻心,最终落入骗子的圈套!为此,散联社在此整理最常见的“没钱也被骗”的几宗案例,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警钟长鸣,远离诈骗!

案例一:网购741元,要退款被骗143万!

就在今年年初,辽宁警方公布的一个案例中显示,受害人韩先生在网上购买了一个价值741元的产品,商家发货之后,由于疫情的原因,堵在路上了。这事可能大家平时遇不到,但年初受疫情影响,有少部分人还真有这样的情况,快递发到半路,疫情封控到不了收件人手中,要退回商家,结果商家那边也封控,两头都去不了,结果快递就卡半路了。

这个情况一出,韩先生着急啊,立马就找商家退款。但问题是商家也不乐意啊,自己明明发货了,这要是给客户退款,货物要是丢了,自己钱货两空啊。于是韩先生和商家就开始扯皮,无奈商家就是不愿意退款。

按说这个事情也好解决,等待疫情封控结束后,快递畅通了该送哪送哪,客户不要了返回给商家就行了,不是啥大问题,只是需要等待点时间。结果这时候,骗子就登场了。

骗子主动联系到韩先生,并且以协助退款为由,设计了一套精心设计的骗局,最终导致被骗金额高达143万元。

案例二:包裹要交关税 被骗2万元

无独有偶,3月9日,一名网友小宁(化名,女,40岁)在聊天软件结识一名自称来自英国的网友,对方称将一个包裹邮寄给小怡,让小怡帮忙寄存并帮助缴纳关税及邮费。小宁使用空卡(无余额)绑定了对方提供的“关税账户”,被骗2万元。

案例三:冒充支付软件客服 诈骗14万余元

小杨(男,28岁)3月12日,接到一自称某支付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小杨曾办理过学生贷,若不取消会影响个人征信,小杨只提供了个人信息,并且卡内余额不多,但骗子仍然诈骗了14万余元。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都是从余额不多的空卡被骗的。那么很多人就纳闷了,卡里都没钱,骗子怎么能骗到钱呢?散联社来给大家揭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个人信息被泄漏。就目前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个人信息泄漏的问题,这些就是苗头,骗子通过你泄漏的一部分个人信息,然后通过各种借口,找到你大部分的个人信息。骗子搜集到多少个人信息算足够?接着看。

2、 利用个人信息贷款审核。骗子并不需要知道你所有的个人信息,只需要拿到足够贷款审核的个人信息就足够了。像以前通常是身份证照片,就可以在网贷平台借款;如今网贷平台风控也比较严格,都有扫脸的步骤,因此很多骗子会想方设法获取到你的面部信息;

3、 假冒正规软件搜集信息。很多骗子在骗人时,都会引导受害人下载一些app,比如反诈中心,但实际上下载的都不是正规的app,而是骗子处理过的,看似是真实的app,实际上信息全都被传给了骗子,如此骗子便可以利用个人信息进行骗钱。

总的来说,防诈骗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尤其是如今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授信额度,可以从不同的网贷机构获得相应的贷款金额,所以即便余额为0,骗子获得个人信息后,也能够骗到钱!散联社在此提醒大家,时刻保持防骗心理,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