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中戏中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戏中戏中戏”

(↑↑点击视频|南方日报×酷狗音乐联合推出《玩乐(yuè)人生》系列栏目)

视频|南方日报×酷狗音乐联合推出《玩乐(yuè)人生》系列栏目

周五晚,夜色刚刚降临,从写字楼里蜂拥而出的白领青年们,匆匆赶到广州北京路一处商场顶楼,他们要去看一场“秀”。

从今年2月起,这个顶楼摇身变成一个实景小剧场:场地装修成了一个“酒吧”,长条形的吧台即是舞台,观众环绕四周落座,3名演员在观众触手可及的近距离内进行表演。

舞台咫尺之遥,我们的呼吸声、一举一动,甚至唱歌时‘刺啦刺啦’的声音,观众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有时候还要走到观众中去互动。”主演陈科铭对这种表演形式感到新奇又兴奋。

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驻演现场。映洲 摄

这就是环境式音乐剧《阿波罗尼亚》的驻演现场,改编自韩国音乐剧,讲述了1930年大萧条时代纽约一家酒吧里发生的故事。每场演出都是3名男演员,一人分饰多角,所以粉丝又给它起名——“三个男人一台戏”。

“95后”演员试水新业态

首演于2020年的上海亚洲大厦,至今在上海演出超过500场,随后又相继在成都、长沙、广州开启驻演模式……《阿波罗尼亚》票房的火爆,为广州上半年因疫情影响而略显沉闷的演出市场带来一抹亮色。

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的,绝大部分是“95后”青年演员。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剧专业在读研究生陈科铭便是其中之一。

陈科铭在舞台上排练。仇敏业 摄

这是陈科铭第一次尝试主演小剧场音乐剧。此前他曾在著名作曲人李海鹰打造的原创音乐剧《青春剧团》里担任男主角。

“大舞台需要很满、很大的能量,才能让底下的观众看到自己的表现,而小剧场因为‘小’,连一根头发丝儿都能看见,所以重在细腻,着重点不一样。”他认为,小剧场能及时收到观众对于演出的反馈,非常考验演员的临场应变能力。

跟随《阿波罗尼亚》剧组,陈科铭在成都、长沙和广州3座城市演出超过50场。“实践机会对新人来说太重要了。相比传统剧目,小剧场演出频繁,让我们能有机会反复‘磨戏’。”陈科铭说。

演出剧照。映洲 摄

为了演好剧中的“反串”,他一遍遍地看奥黛丽·赫本的影像资料,对着手机镜头,调试自己的神态、动作。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逐渐找到自己的风格、节奏,陈科铭收获了一批粉丝,也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剧演员的想法。

左起:剧中演员,来自广东歌舞剧院的李玉言、张毅凯、杨宇威接受记者采访。仇敏业 摄

“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音乐剧逐渐发展起来了,我们站在了幸运的风口上。”主演之一、从南京传媒学院话剧专业毕业的张毅凯觉得,相比资源较为饱和的江浙沪一带,广东有着戏剧表演的巨大潜力,给了很多热爱戏剧的青年演员演出的机会

这位台词功底过硬的年轻演员在舞台上展示出了独特的人格魅力,“我想演戏,我学了4年,非常热爱。《阿波罗尼亚》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我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身材纤长,五官清秀的李玉言是广东歌舞剧院的一名舞蹈演员,爱跳Popping,演音乐剧对他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为了贴合剧中“黑手党”的角色,他每天看剧本、对照其他前辈演员表演这个角色的视频来打磨,还找来《教父》等电影一点点抠里面的表演细节。有时在现场的互动环节,他会把当天的天气和最近的有趣故事融入到台词中,比如“今天外面下大雨了……”,让观众更加“沉浸”在表演中。

“毕业之后去过深圳、做过教育,回家乡也做过老师,做过直播,都有尝试过,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广东歌舞剧院招聘,从此走上了舞台。”因为参演《阿波罗尼亚》,杨宇威愈发自信起来,也爱上了自己在剧中的角色。“他的态度是很认真的,我很向往这种态度的人。”

“环境式”VS“沉浸式”,哪个更好玩?

相比于一般的黑匣子小剧场,《阿波罗尼亚》的座位更少,观演区更加紧凑,观众可以边品尝饮品边看戏,但观众不能离开座位,所以定位为“环境式音乐剧”,而非完全的“沉浸式”。

那么,沉浸式戏剧是什么样的?早在2016年,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中国版在上海开演,开启了沉浸式戏剧在国内的传播。

在这个剧目中,观众戴上面具,可以在一整栋楼内随处行走,跟随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线,几乎“零距离”地在不同角落看演员的表演,观众和演员都在表演空间中自由流动。

“感觉各有千秋,在环境式演出现场,可以完整地欣赏完一个剧目,而在沉浸式剧目中则更加有参与感。”在音乐剧爱好者林琳看来,无论是环境式或是沉浸式音乐剧,对剧本内容、演员演绎功底的要求都更高,更应该依托剧情需要去拓展环境式或者沉浸式的具体形式,而非“形式大于内容”

广东有多种小剧场演出形态。图为小剧场戏曲《胡不归•颦娘》剧照。

在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看来,小剧场给观众提供了独特的“沉浸式”剧场体验,通过驻场演出、长期运营,累积形成了固定的观众群,收到了积极的市场反响。“只有鼓励多创作、多演出,才能促进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促进演出市场的百花齐放。”

他认为,广东演出市场并不缺乏消费土壤。十多年前,他率先从北京引进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实验性作品时,广州票房就相当火爆。同时,他也敏锐地意识到,广东戏剧市场还亟待更多原创剧本的加入,本土创作能力才是源头活水。他呼吁,打造更多小剧场演出空间,以低成本的方式向剧团和民间制作团队开放,将有助于不断释放创作活力,推动本土创作和演出生态持续向好。

广东是流行音乐的起源地,从深夜的livehouse、小酒馆,到音乐厅、学校里、公园街头,这里聚集了太多爱乐之人。

南方日报和酷狗音乐持续推出系列微纪录片《玩乐(yuè)人生》,寻找街头巷尾的动人乐声,聚焦富有情怀的基层音乐人。

在他们的追梦故事中,我们一起聆听广东奋发昂扬的时代旋律,感受蓬勃发展的艺术生态,敬请垂注。

【策划/制片】毕嘉琪 卢科卓

【脚本/联络】徐子茗 黄堃媛

【采写】黄堃媛 徐子茗

【摄影/摄像】仇敏业 何彦岑 孙梓健 张依茗

【剪辑】何彦岑 何志豪

【实习生】邱文欣

【作者】 黄堃媛;仇敏业;何志豪;徐子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