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走进浏阳市北盛镇卓然村原乡染坊,悬挂在房梁上的植物染花布五彩斑斓,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前厅的展示区内,二十余种植物染料吸引着游客的目光;展厅内,传统的织布机、纺残机仿佛一下把人们拉回旧时光。

捞刀河畔的卓然村,如今还有三百多人掌握着手工织布和植物染色技艺。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慕名而来,在阵阵机杼声中,他们目睹了棉花如何变为布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借助传统植物染织技艺这项非遗,人们有了探知先辈们生活的窗口。

一块穿越时光的布

站在传统的手工织布机前,飞梭往返发出富有节奏的撞击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这首家喻户晓的乐府诗。

木兰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是值得欣慰的是那机杼声穿越千年,保留了下来。

67岁的周玉珍熟练地转动木把手,左手的棉花快速抽丝,聚拢成棉线。“我16岁就跟着母亲学织布、染布,如今儿媳、女儿有空也会和我学一学。”周玉珍说,手工织布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细致活,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需要经过轧花、弹花、纺线等十几道工序。

染坊内所有染料全部来源于植物。板蓝根染出蓝色、栀子染出黄色、茶籽壳染出棕色……对于染料的特性,周玉珍也烂熟于心。眼前的织布机、纺线机也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古董”,木质结构全都挂上了包浆,“以前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织布,到了过年前要赶制布料,飞梭的声音几乎响彻整晚。”

周玉珍摩挲着自己手工织、染的布,经典彩色格子的图案透露出一种古朴的美感,在许多卓然村村民看来,这样的图案和布料非但没有过时,还格外珍贵。

“前几年我给孙子用手工布做了一双鞋,刚刚学走路的时候穿这种鞋最好。”周玉珍从箱底掏出一双童鞋,如今孙子5岁了,鞋子已经不能穿,但这双鞋家里人都舍不得扔。

“村里还有三百多人会手工织染这项传统技艺,但是平均年龄都到了50多岁,我们也在大力倡导,通过开培训班等方式,培养更多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卓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新桥说,无论卓然村如何发展,这项老手艺不能丢。

一个满载希望的村

仲夏时节,孩子们的暑期也日益临近。对于卓然村而言,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间就要到了。

“目前已经有多所中小学和我们签订研学合同,他们将在暑期来到卓然村,体验传统织布、染布,感受非遗的魅力。”自2018年原乡染坊成立以来,这里已经成为北盛研学之旅的热门地。

近几年来,染坊已经兼具生产、研学、文创三大功能。“许多孩子在这里学习染布技艺,制作一块小手帕,回去以后对自己的衣物都格外爱惜。”汪新桥说,这让他倍感欣慰。

原乡染坊犹如一个流量入口,不仅赋予传统织布、染布手艺新的生命,也带动卓然村文旅产业的崛起。

植物工厂、竹筏漂流、农家乐……随着游客的到来,相关项目也顺水推舟地铺开。

人居环境和村民的凝聚力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为了给外地游客留一个好印象,村民们都自觉维护好房前屋后的卫生,村里的大小事也总愿意出一份力。

得知染坊需要更多织布机、纺线机,不少村民就把自家传了好几辈的“老古董”无偿捐到染坊;得知游客对于织布、染布有浓厚兴趣,不少村民客串起了演示员、讲解员。

“感觉越来越有希望,越来越有干劲。”汪新桥说,如今他们正在加速推进村里民宿的发展,“此前我们一直在发力如何把人引进来,如今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把人留下来。”

通过引进远大装配式房屋,一栋栋崭新的民宿正在卓然村拔节生长。未来,这里将成为研学孩子和游客的落脚点,而卓然村的文旅产业也将爆发出更强大的后劲。(刘谢禹 廖丽娅 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