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刚过,常熟市董浜镇农民们掰下了今年头茬黄金小玉米。“各地商户都在等着这批最新鲜的黄金小玉米,我们每天发货四五千斤,依然供不应求。” 常熟市董浜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友峰看着码垛装车的一箱箱小玉米,喜上眉梢。
黄金小玉米已是农旅大镇董浜的金字招牌。2020年董浜黄金小玉米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1年成功申报苏州市区域公共品牌,今年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困扰,栽种、收摘、物流都没太耽误,丰收在望。
地标保护,让黄金小玉米“一发而不可收”
黄金小玉米秸秆比普通的玉米小巧,成熟的棒头细长,盈盈一握,穗子紫红色,显得娇小玲珑。撕开外层皮,只见黄金小玉米颗粒均匀、密密实实,通体金黄金黄的,尺寸只不过普通玉米的一半大小。
“果形小巧,色泽金黄,口感香糯,颗粒饱满是黄金小玉米的典型特征。” 董浜镇农服中心副主任刘斌介绍,经检测,董浜黄金小玉米各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对照的普通甜、糯玉米,其中叶黄素含量比常规玉米平均高54.9%,对视力和美容有功效,叶酸的含量也比普通玉米高18%。
独特外形与营养价值,让黄金小玉米“爆红”后一发而不可收。当地农民在田埂地头零星种植的“乡土小食”,通过地标保护工程,董浜充分挖掘出黄金小玉米的优点,品牌化运作之下,“小玉米”成长为“大产业”。
胡友峰说,黄金小玉米适应都市人轻食和健康的消费潮流,为其注册了“童颜”商标,通过拍摄短视频、抖音直播等形式对其进行推介,包装为“孩子的磨牙棒”、“少女的下午茶”。此外,该地连续五年举办“董浜黄金小玉米节”,很快一炮打响,一发而不可收。除了家庭网购,不少饭店和咖啡店买来作为点心和轻食,推出“下午茶+黄金小玉米”套餐。
全程把控,确保小玉米高品质
乡村产业振兴,品牌化是“牛鼻子”。董浜镇党委推动农业品牌建设,精准把控黄金小玉米生产过程,用品质提升推动品牌建设。
种质资源是黄金小玉米品牌的“定盘星”。董浜镇联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农大(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开展黄金小玉米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从源头保障种质资源,保障黄金小玉米品质。
生态化、可追溯的生产流程是黄金小玉米的“生命线”。通过与农户签订黄金小玉米种销卡,建档立卡、分批育苗,董浜保证头茬玉米种苗供应充足。同时严格对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田间指导,全程跟踪,保障种植品质,采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将废弃物变废为宝,作为玉米有机肥,全程人工授粉、除草,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化。
当下,黄金小玉米的生产紧紧围绕特色优势,充分利用科技赋能。据介绍,通过融入5G通信技术、智能设备、物联网技术,该镇开展董浜黄金小玉米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数字化建设,实现了黄金小玉米生长环境调控自动化、农业投入品使用科学化。
农文旅融合,让小玉米“飞”向全国大中城市
擘画黄金小玉米产供销一体化 “蓝图”,产与供是基础,销则是产业链条上最关键的一环。
董浜黄金小玉米不仅普通居民喜欢,不少饭店和茶舍也将其当作菜品或点心,成为宴席上的“一招鲜”和精致的“下午茶”。此外,诸如盒马鲜生、叮咚买菜、京东等目前火热的电商平台或精品超市,董浜黄金小玉米均有入驻。“农旅公司一条龙完成采摘、分拣、打包、发货,加快销售节奏,保障黄金小玉米口感及品质,稳定销售价格,实现农户亩均增收5000元。”胡友峰说。
秉持“农业+”理念,董浜黄金小玉米产业正从乡野小食阔步走向城市消费市场,在包装、营养和情感诉求上深深打动了城市消费者。董浜镇党委委员聂加敏介绍,当下董浜正举行第二届农文旅节暨第六届董浜黄金小玉米节,以节兴农,以节促旅,让节庆活动带动产品销售。同时,开发玉米须茶等衍生产品,延伸小玉米产业链,创造“董小童”“董小颜”卡通形象及系列文创产品,探索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市场化经营。
新华日报·财经 记者 孟培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