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的“第二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上,专家学者介绍了我国文物保护利用的最新科研进展与成果。

价值阐释可全程“数字化”

“在圆明园等遗址公园游览时,游客可以通过增强现实(AR)眼镜,看到不一样的虚拟景象,比如可以看到复原的海晏堂等。”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晓平以圆明园遗址公园为例介绍了信息技术为遗址叙事带来的新思路。

针对大家关注的不同文化内涵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内容和呈现方式等问题,刘晓平从4个维度来阐释,具体包括智能精准化提取遗址元素提供数字内容,运用高置信虚拟角色增强用户互动体验,大场景跟踪定位与大视角呈现硬件设施以适应大遗址特点,叙事内容挖掘与编排流程以满足观众需求。

借助科技,让文物从历史深处走来,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是学界的共识,也是相关机构正在积极推进的实践。

本月中旬,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协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城小站等众多长城保护研究专业机构及社会团体共同打造的“云游长城”系列公益成果正式上线。在“云游长城”微信小程序内,基于游戏技术打造的“数字长城”正式亮相,用户通过手机就能立即“穿越”到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在线“爬长城”和“修长城”。这是全球首次通过云游戏技术,实现最大规模文化遗产毫米级高精度、沉浸交互式的数字还原。

安防装备凸显低成本、高可靠性

面对地震、洪涝、火灾等,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文物保护,找到防灾“密码”一直是相关专家的关注热点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纪杰关注的是“文物建筑火灾蔓延机理与评估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文物建筑是人类悠久文化与文明的见证,是不可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结构、砖木结构,加之近年来活化利用的日益增加,导致当前文物建筑防火形势严峻。”纪杰说,“我们的项目团队针对文物建筑防火灾蔓延机理、火灾动态风险评估、电气火灾预警技术、火灾早期探测技术、火灾综合防控体系及平台,开展了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军展示的是“不可移动文物安防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最新成果。项目针对大遗址(古墓葬群)、古建筑、石窟寺(石刻)3类典型不可移动文物的特点,从人为盗掘和破坏复杂风险行为入手,研究易被盗文物构件的艺术价值、位置、形制结构等特性,从风险行为和防护对象两个维度展开风险分析,把风险要素转化为可感知的物理、化学变量,从而感知风险行为,指导文物安防专用装备研制。

李军表示,结合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和需求,项目重点研究技术和装备的低成本性、易安装性、易维护性、高可靠性等应用问题,构建不同类别文物系统解决方案,并开展应用示范,推动专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多领域建立关键技术体系

无机质可移动文物的信息如何提取?海洋出水木质文物如何保护?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的难点在哪里……在各方努力下,文物保护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装备逐渐取得突破,为文物穿上了科技“铠甲”。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的发言从无机质可移动文物谈起。据潜伟介绍,研究者已建立了无机质文物分析规范和多元信息提取方法体系,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文物标本库和数据库,尝试开展数据挖掘和智能认知,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文物科技研究领域的分析数据质量较低、数据集成不足、文物专用分析技术匮乏的问题,为重建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智慧的金属、陶瓷和玻璃的工艺技术体系奠定基础。

海洋出水木质文物具有埋藏环境复杂、降解不均匀、病害多样、结构脆弱的特性,大型木质沉船体积庞大且结构复杂,整体保护尤为困难,亟须针对这些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张治国介绍,通过项目攻关,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的木材科学理论体系建设初显成效,为构建适用于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综合评估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则聚焦我国馆藏脆弱青铜器保护中的关键技术需求。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介绍,针对青铜器材料和工艺特征、展陈环境控制、病害扩散防控、脆弱青铜器加固材料等研究领域难点,开展了青铜器无损或微损检测分析技术研究,提出脆弱青铜器腐蚀程度原位分析及病害量化指标与评价方法体系等。(本报记者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6月20日 第 11 版)

责编:侯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