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将至,很多家长会利用假期带孩子检查视力和矫正近视。家长开始焦虑了孩子近视了要怎么办?

过度焦虑或过度“佛系”,都容易陷入误区。

究竟怎么样才能科学防控近视?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家长们少走弯路。

怀疑孩子视力有问题,怎么做?

一旦发现孩子可能存在视力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做完整的眼科检查和医学验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孩子的下一步干预措施,并进行个性化用眼指导。

建议从孩子3岁开始,每半年至1年定期到眼科做完整的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连续跟踪、检查孩子的眼部健康情况,这样才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

完整的眼科检查查什么?

以一般眼科检查流程为例:

首先 是面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了解孩子的日常用眼习惯,进行健康用眼宣教。

面诊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常规检查一般包括视力测试/视觉筛查、验光、测眼压、裂隙灯检查、生物测量、测眼轴、色觉评估、立体视检查、眼底检查等,根据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补充其他视功能检查。

没做过做眼科检查的孩子可能会紧张、不配合,不过在卓正,所有仪器检查的项目,都是由同一个验光师带着孩子做,耐心指引之余给予鼓励,家长也可以在旁边陪同,相信孩子会很有安quan感。整个检查过程愉快而轻松,孩子就像跟医生一起经历了一场“闯关游戏”。

眼镜店验光是准确的吗?

眼镜店常用的方式是电脑简单验光,这是不能作为配镜处方的,科学专业的方式是由专业的眼科医生或视光医生进行医学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即散瞳验光),至少每年一次。

尤其是初次验光的孩子,到正规的眼科视光学机构,进行医学验光,才能保证验光的科学性。我们的眼睛好比一个相机,具有“变焦能力”。儿童及青少年的眼睫状肌调节力强,可使得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从而形成调节紧张的“假性”近视。为了消除这种调节紧张,我们需要给孩子点“散瞳药”,这种验光方式在临床上就被称为“睫状肌麻痹验光”。

但是,一般的眼镜店通常无法判断孩子眼健康是否合适散瞳,也没有处方散瞳药物的可能,因此就无法准确区分孩子近视是调节性近视(假性近视),还是真近视。一旦误判,反而可能耽误了孩子的近视矫正。

孩子近视了,该如何矫正?

进行完眼科检查评估和验光之后,如果确认孩子近视,就需要进行专业干预。可以戴OK镜,也可以选择框架镜。

NO.1

角膜塑形镜(OK镜):

角膜塑形镜可以在夜间戴,早上起床近视度数会暂时降低,视力得到矫正,不用戴眼镜就能看得清,更大的价值在于其有减缓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

NO.2

框架镜:

并不是贵的就是好的,挑选合适的框架镜有诸多讲究。如果只需要矫正视力,选择普通的光学镜片,满足清晰不变形、舒服即可。

选择镜框时主要看大小、松紧、舒服和材质。儿童头部大小会随着生长发育逐年变化,所以带孩子自己试戴后,再选择合适的镜框,并持续观察松紧,及时做调整。

近视防控如何做?

1、控制电子产品

倡导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督促管理,选择合适的电子屏幕,合理控制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遵循“20—20—20”口诀,看屏幕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6米)以外至少20秒以上。

2、改善光照环境

倡导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光照环境,白天光线不足时及时开灯补光,晚上学习时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台灯放置在写字手对侧前方,光源略低于眼睛高度。

3、增加户外活动

倡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鼓励、引导和支持孩子掌握1—2项运动技能,保证孩子每天至少2小时日间户外活动。周末时尽量带孩子融入大自然,沐浴阳光预防近视。

4、端正读写姿势

倡导家长纠正孩子的不良读写姿势,做到“一尺、一拳、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超过40分钟,避免在走路、吃饭、晃动的车厢内看书等。

5、保障睡眠饮食

倡导家长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膳食营养均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01关注孩子的近视预警信号;

02及时、尽早带孩子做完整的眼科检查评估和医学验光;

03测视力≠眼科检查,电脑验光≠医学验光;

04近视矫正方法多,关键是到专业眼科医院与医生一起讨论干预方案。

05科学防控近视,增加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