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的俄罗斯可谓是风云变幻。国内寡头和西方资本联手发难的"卢布危机"正在席卷整个俄罗斯大地,遍地民怨沸腾;政治上由于经济改革不断失利,叶利钦不停的在撤换总理,一年之内克里姆林宫内的第二把交椅上已经换了三个人。

而在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正在加紧将俄罗斯排除出东欧中亚等传统势力范围,甚至想染指俄罗斯本土。就在这个时候,叶利钦的第四位总理,一个看起来毫无内政经验的前克格勃官员弗拉基米尔.普京走马上任

而摆在新总理面前的,则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在这个烂摊子上最显眼的那个洞,就是已经持续了两年的车臣问题。那么车臣问题的由来是什么,日后成为一代强人的普京又是如何将这一场战争当作自己的处女秀的呢?且看本文为各位娓娓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达耶夫与"车臣人的车臣"

在俄罗斯的历史上,车臣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地理上,车臣地区位于外高加索区域,是俄罗斯面对欧洲的门户;而在经济上,车臣地区则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重要的化石能源供应地。

但是,从18世纪以来,车臣就是一个令俄罗斯中央政府头疼不已的问题。原因在于,车臣人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而当时的沙俄奉东正教为国教。宗教上的对立本就让车臣人不信任沙俄政府,而沙俄当局对待车臣地区的野蛮态度更激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自18世纪中叶开始,车臣便屡次和沙俄政府爆发武装冲突,虽然遭到了沙俄方面几次强有力的镇压,但每一次镇压过后,车臣人便会卷土重来,重新掀起更大的风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月革命之后,沙俄帝国被苏维埃政府所代替,但车臣人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就此消解。在斯大林上台,苏俄扩大为苏联之后,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斯大林在全国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给每家每户都划分了成分。

在民族主义与不成熟的农业指导思想的驱动下,由俄罗斯族人组成的工作队将大量从事游牧业的车臣人划分成了富农,并将他们的财产没收。这种完全错误的做法遭到了车臣人普遍而激烈的反抗,更加加重了车臣人与俄罗斯人之间的矛盾。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借着这一矛盾煽动车臣当地的民族主义势力为自己效力。车臣当地则组织起了所谓的"高加索兄弟特别党"和苏联当局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做法在当时彻底的激怒了斯大林,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车臣问题,斯大林决定展开"扁豆行动",即将大量的车臣人强制迁往哈萨克斯坦等地区。这一举动使不少车臣人被迫背井离乡十余年,直到赫鲁晓夫上任时期为车臣人平反才得以回到家乡。

虽说赫鲁晓夫为车臣人平了反,还了地,但车臣人的内心深处仍然记恨着俄罗斯与苏联,时刻不忘独立之梦。苏联解体之后,车臣当地颇具势力与名望的政治人物杜达耶夫走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

此公曾经是苏联将军,在阿富汗战争中曾经亲自驾驶飞机身先士卒,立下大功,因此被授予"苏联英雄"的称号。但此时苏联已经行将就木,于是杜达耶夫选择了退役,回到家乡车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并没有卸甲归田,而是蛰伏了起来,寻找自己崛起的时机。1991年,苏联解体,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整个东欧地区此时犹如一片浑水。杜达耶夫此时瞅准时机,揭竿而起,要在这浑水当中摸一条大鱼。

1991年9月6日,杜达耶夫带着他的"车臣民族代表大会"和手下的武装力量突袭了当时的车臣最高苏维埃,打死了总书记库兹琴科,并宣布车臣独立

11月9日,杜达耶夫拿着一本古兰经宣布建立"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并自任总统。这标志着以他为首的车臣境内的穆斯林分离主义势力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的俄罗斯在干什么呢?苏联解体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俄罗斯也不例外。新上台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此时正在解决苏联解体后遗留下来的一大堆问题,无暇顾及车臣局势。

再加上叶利钦本人亲西方势力,为了展现自己作为西方眼中"民主典范"的风度与气量,更为了让西方势力支持自己,1992年2月,叶利钦与杜达耶夫签订了条约,将俄罗斯的军队与行政机关撤出车臣,默认了车臣的独立。车臣这下真正变成了车臣人的车臣。

第一次车臣战争

但独立后的车臣并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好日子,相反,局势开始逐步的恶化起来。杜达耶夫上台之后便开始个人独裁,并鼓吹种族清洗,默许伊斯兰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93年开始,杜达耶夫便开始大规模的驱逐、清洗非车臣族人,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或失去家园。超过两万人以上的非车车臣族人在清洗当中失踪、死亡或被剥夺公民权利。这造成了车臣内部剧烈的政治动荡。

一部分反对派开始呼吁俄罗斯势力重新回归车臣,周边受到威胁的其他加盟共和国也开始组织反制手段应对这一危机。但此时俄罗斯内部仍然有一堆问题没有解决,因此莫斯科方面选择了有条件的沉默。

待到1994年年底,腾出手来的叶利钦与俄罗斯政府才开始处理已经成了燃眉之急的车臣局势。1994年12月3日开始起,叶利钦发布了包括《告车臣人民书》在内的多份文件,命令车臣政府重新恢复宪法法制,保护俄罗斯公民的生命与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达耶夫自然对这些命令置若罔闻。于是在12月11日,俄军集结部队,对杜达耶夫控制的武装力量发动攻击。但是,俄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局面。

参与战争的俄军"联邦联合部队"全都是新兵和没接受过城市战和游击战训练的下级军官,导致作战经验严重不足。尽管空军在开战后几小时内就摧毁了车臣方面的空中力量,但陆军在车臣地区可谓是寸步难行。

由于缺乏经验,加上受苏联解体和俄罗斯内部经济危机的冲击,俄军的士气十分低落且装备短缺。在车臣武装经验丰富的游击式反击下,俄军在第一天就经受了重大伤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之后进入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战斗中,由于仍然信奉之前苏联时期的战法,俄军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未能有效发挥实力,遭到车臣武装分割包围。俄军不得不依赖于空中轰炸和大量的炮火打击来"洗地",以达到控制城市区域的目的。

但是,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俄军还是依靠着人数和装备上压倒性的优势勉强控制住了车臣地区的局势。但此时车臣战争已然引起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很多西方国家纷纷指责叶利钦政府"侵犯人权",杜达耶夫也趁机煽动车臣人民倒向自己。

1996年,迫于国内外压力,叶利钦不得不与车臣方面签订了停火协议,承认了车臣地区实质上的独立。而这一协议也标志着第一次车臣战争实质上的失败。俄军在此前付出的伤亡与代价相当于白费,反而给刚刚组建不久的车臣武装充当了练手用的沙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利钦也因为第一次车臣战争的失利而颜面扫地,俄罗斯人民纷纷表示对叶利钦十分失望,他在国内的支持率也一路暴跌。最终,在1999年,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经济危机和此前车臣战争的失败压垮了叶利钦,他将烂摊子移交给了时任政府总理的普京,自己则躲到了一边,当起了太上皇。

第二次车臣战争

现在,摆在普京面前的是一个烂到不能再烂的烂摊子。车臣人在赢得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的胜利之后骄纵日盛,虽然之前的领头人杜达耶夫在战争中被炸身亡,但是他的接班人,车臣实际领导人巴萨耶夫却进一步的壮大了分离主义势力。

车臣武装四处出击,甚至已经占据了一部分俄罗斯治下的达吉斯坦地区。而此时的俄罗斯正在经受之前叶利钦采取的"休克疗法"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国内民生凋敝,百业皆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布在国际上疯狂贬值,国内通货膨胀率高到政府一度恢复了凭票供应制。寡头们把持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国内一派乌烟瘴气。

而对于普京来说,车臣问题虽然极其复杂棘手,但恰恰是他彰显个人实力和施政才能的绝好机会。原因有三点:

第1, 车臣局势牵动了国内外大量目光,如果能够有效解决车臣问题,那么就可以一举扭转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在国际上留下的不良印象,洗清俄罗斯身上的污点。同时,一场合适的战争可以极大的树立起普京的个人威信,帮助他赢得人民支持,压制住国内反对派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2, 俄军疲靡之风日久,军队士气低迷武备废弛。之前战争的失利更是让一批军方高层彻底对俄罗斯丧失信心。打赢第二次车臣战争,能够极大的鼓舞俄军士气,更可以让普京彻底的将军队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3, 在俄罗斯国内,有一批寡头暗地里与车臣方面相勾结,向他们兜售武器和情报。并且有证据表明,美国、德国等境外势力也在暗中煽风点火,助纣为虐。打赢车臣战争,可以敲打甚至合法的处理掉一批操持政治的寡头,打击境外间谍势力,为俄罗斯接下来的改革铺平道路。

有了这三点作为支撑,普京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俄罗斯彻底解决车臣问题的契机。1999年8月7日,巴萨耶夫带着四百号人入侵了临近的达吉斯坦共和国,并将它划入了当时的车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普京正愁没有由头收拾车臣这帮乱党,这一举动正好给了他借口,让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车臣。8月11日,刚刚上任的普京立刻开始协调并动员国家各个部门,为进攻车臣做准备。

这个曾经在东德待了半辈子的老克格勃发挥出了自己在协调、情报、组织等各个方面的特长,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组装起了一台新的、高效率的战争机器。在新总理的指挥下,8月24日,俄军就把车臣人赶出了达吉斯坦

在经过第二轮更加有效的组织之后,9月30日,俄军正式对车臣武装发起攻击,第二次车臣战争打响了。第二次车臣战争时期的俄政府和俄军与第一次战争时期有着天壤之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刚一上任,便大量裁汰在第一次战争中表现不力的官员与将领,把负责作战的各个部门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取得了对政府绝对的掌控。俄罗斯在国际上也一改叶利钦之前的华而不实,沽名钓誉的风气,在车臣问题上展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强硬。

当西方媒体别有用心的问普京对于车臣势力的看法时,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厕所名言":

"在机场抓到恐怖分子就在机场击毙,在厕所抓到就溺死在马桶里!"

普京这样的姿态极大的鼓舞了民众的情绪和军队的士气,人民群众对于这位年轻的新总理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而普京也没有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十月中旬开始,俄军就以压倒性的优势接连攻克车臣境内多个战略要地。到当年12月中旬,俄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近了车臣首府格罗兹尼附近。

但是此时的车臣也不可与之前的车臣同日而语。在巴萨耶夫的命令下,武装分子将车臣打造成了一个要塞城市。每一个街道都布满水泥掩体与地雷,每一栋大楼都被改造为了十分坚固的火力点,里面布满了狙击手与火箭筒。

城市里到处都是壕沟与坑道,只等俄军进入,便将他们困死在这座要塞里,不得动弹。而此时的俄罗斯也迎来了变故,那就是叶利钦突然的辞职。这个顶着酒糟鼻子的家伙眼见得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到头,便索性将一切都甩给了普京,自己躲到乡下享起了清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的局势对于俄方来说,虽然仍处于主动地位,但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面对这样的局面,普京并没有被吓到。相反,他展现出了作为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气概与能力。2000年元旦,刚刚就任代总统的普京便亲自驾驶战斗机飞抵车臣前线视察官兵。

这一举动彻底唤醒了俄军士兵们沉睡已久的武魂,更在国内收获了大量民众的崇拜。2000年1月18日,俄军打响了进攻格罗兹尼的第一枪。

面对要塞一样的格罗兹尼,俄军抛弃了以往完全依赖装甲单位作为主力的战法,转而开始一步步零敲碎打,围点打援,利用小股精锐部队切割、包围盘踞在据点里的武装分子。同时,大批俄军则在外围切断格罗兹尼的给养与援助,不让叛军获取一丝一毫的支持。

这下,格罗兹尼反倒变成了车臣叛军为自己准备的坟墓。2月4日,俄军将国旗插上了格罗兹尼的总统府大楼,标志着战争的胜利。到2009年,最后一批俄军撤离车臣,车臣地区的分离主义势力自此已经被消灭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普京的"一箭三雕"

作为普京初登政治舞台的首秀,车臣战争无疑为普京带来了丰硕的政治成果。但是对于当时的普京和俄罗斯来说,车臣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如果放任车臣问题持续下去,对于俄罗斯而言后果不堪设想。

而车臣战争的最终胜利,也标志着普京坐稳了克里姆林宫的头把交椅,更达到了他之前"一箭三雕"的目的。对内,他收获了民众的支持,彻底解决了半个世纪以来的车臣问题;对外,他彰显了俄罗斯的国家力量,堵住了西方国家的嘴,也让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他借着这场战争打击了寡头和军方,将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为接下来所要进行的改革和新政铺平了道路。

可以说,对普京和俄罗斯而言,这场战争都是一场由死变活的棋局,俄罗斯也正是在这场战争之后,重拾大国形象,在国际上拥有了充分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