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务服务管理和网络理政办公室日前发布了《成都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提出:

■围绕智慧蓉城建设各领域应用需求,推动地上、地下基础设施智能化,统筹推进物联感知和视频感知源在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等领域部署,提升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能力,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感知体系。

■推进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实施,推动成都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发展

■完善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探索建立政务数据开 放“负面清单”制度

■以打造数字孪生城市为目标,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支持向下分级部署,按管理场景需求构建决策支持、模拟仿真、态势推演等二三维可视化模型,支撑城市最小空间单 元运行情况的精准研判,实现资源调度的最快速度、最短路径、最优配备。

■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数字化治理和建筑施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政策背景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智慧蓉城建设部署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成办发〔2020〕95号)要求,根据国家、省、市“十四五”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市网络理政办牵头编制了《成都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包括四大部分:

(一)规划背景。“十三五”期间,成都市以“互联网+城市”行动为牵引,以深入推进网络理政为抓手,建设网络理政中心,开展数据大会战,聚焦政务服务、城市运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构建智慧化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效。未来五年,建设智慧蓉城是我市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决策,是实现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成都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总体要求。总体思路方面,《规划》提出了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以建设智慧蓉城运行中枢为抓手,全面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聚焦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领域,打造智慧应用场景体系,推动智慧蓉城与数字经济互促发展、双向赋能,提升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发展原则方面,《规划》提出了“以人为本、全员共建”“场景先行、数据赋能”“协同联动、集成创新”“统分结合、绿色低碳”“依法合规、安全可靠”五条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市基本实现数字基础设施集约共享、智慧蓉城运行中枢高效运转,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领域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数字经济与智慧蓉城建设深度融合发展,安全支撑牢固可靠,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三)重点任务。《规划》提出了四项重点任务。一是夯实城市数字基础设施,构筑集约共享新基座,包括建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建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建强城市数字使能平台三个方面。二是建设智慧蓉城运行中枢,构建整体智治新模式,包括建立智慧蓉城运行管理架构、提升城市体征监测预警水平、提升事件处置指挥调度水平三个方面。三是打造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塑造智慧蓉城新形象,包括推进公共管理智慧化、推进公共服务智慧化、推进公共安全智慧化三个方面。四是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营造双向赋能新优势,包括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智慧蓉城建设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经济发展赋能智慧蓉城建设三个方面。

(四)保障措施。《规划》提出了两项保障措施。一是建强全域安全支撑体系,包括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数据安全防护水平、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四个方面。二是建立协同保障支撑体系,包括推动区域协同、强化组织管理、健全法制规范、创新运营运维四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