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今日夏至

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节气

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标志着盛夏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查干湖

今天,将拥有一年中最长的白日

此时节,蛙声阵阵,蝉鸣声声

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

而在民间有吃夏至面的习俗~

夏至的由来

夏至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我国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梅城风光

古人在地上立了一枝小竹竿,发现每年太阳走到今天,影子最短。便有言:“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夏至之名由此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太阳将走“回头路”,太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对于中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老白山

过了夏至,北半球各地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白山露水河狩猎度假区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夏至三候

夏至三候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日神鹿峰

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嫩江湾诗词桥

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习俗

夏至习俗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讲究,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方面条,南方米饭”。这句话概括了古代中国的地方主食特色。说起吃面,在吉林夏日最受欢迎的肯定是凉面,今天就介绍两种适合夏至吃的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面:冷面这道朝鲜族特色美食,是用机压的荞麦面条,上面覆盖辣萝卜、辣白菜、黄瓜丝、鸡蛋、肉片等辅料,在浇上冰凉酸甜的汤汁制作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面入口后,柔韧耐嚼,凉爽清淡,汤汤水水,滑顺润喉,令人食欲大增。带着冰碴的延吉大冷面,是多少吉林人夏日里的心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想吃太凉的,也可以吃温面,做法上与冷面相似,口感更加绵软,易消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炸酱面:炸酱面由配菜、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配菜备用。然后将肉丁或者鸡蛋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条煮熟后捞出,浇上炸酱,搅拌而成炸酱面。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辣椒,醋等调味品。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的称为“过水面”。

小伙们今天打算吃什么面

不妨在评论区告诉小吉哦!

本文来源:悠游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