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网约车司机和乘客成了一对不共戴天的“仇人”。

按理说,对网约车司机来说,乘客是自己的“上帝”,而对乘客来说,司机又是自己的合作方,两者应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滴滴、一喂顺风车、高德等平台的眼里,跟他们利益相关的只有乘客,司机只是给他们赚钱的棋子。所以制定出来的很多规则,明里暗里都是限制司机偏袒乘客的。

这就引发了司机的集体愤怒:大家都是人,我也是来赚钱的,凭什么被你这么作践?

近来一位中山的网约车司机吴师傅,经历过的一件事儿堪称离谱。他按照乘客的预约时间,准时到达上车地点,但是并不见乘客。在跟乘客多次电话沟通过后,发现对方定位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和多次沟通,乘客取消了订单,并且吴师傅拿到了10.47元的空驶补偿。按理说,事情到这里就已经结束了。但是接下来的操作才让人大跌眼镜。

第二天该平台就以司机爽约为由,扣了这笔空驶补偿费用,外加98.07元的违约金,还给司机强制下线了3天。

吴师傅怎么都摸不着头脑,根本不清楚自己哪儿做错了。况且,原本10块钱的空驶补偿也并不多,毕竟自己还等了乘客40分钟。气愤之下的吴师傅选择向平台申诉,但是并没有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这么多次的案例下来,只能说网约车行业的确在开始走下坡路了。自从去年开始,订单一路暴跌,平台入不敷出。加上近来频传滴滴回归,多少平台都慌了神了。

滴答出行、一喂顺风车、高德打车这些第二梯队的平台就不说了,就算再怎么样都有他们的一口饭吃。但是很多小平台明显地焦虑起来:老大回归,还有他们的活路吗?

因此,很多人都是打着捞快钱的想法在从事网约车行业,想着收一波司机的韭菜,到时候还能直接走人,怎么都不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真的是这样,那么平台就错了主意。现在网约车行业是在严打,但是司机仍然是平台运营下去的主力。就算是平台想要赚快钱,也得看这个钱能不能吃得下。

要是处处都从司机身上抠搜,那么还有多少合规司机愿意在你家做事呢?司机是平台运力的根本,司机不在了,乘客和订单自然无人响应。

因此,还是奉劝各平台,做个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