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福建舰5天前正式下水,标志中国海军开启三航母时代。

福建舰亮相后带给了国人不少惊喜,包括配置了电磁弹射器、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排水量更是达到了8万多吨,每一项都是中国海军的大突破。

在众多先进配置中,电磁弹射器系统引发关注。不少人好奇我国航母为何跳过蒸汽弹射器阶段,直接迈入电磁弹射系统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在上海一造船厂举行了下水仪式

目前在航母上使用的舰载机起飞方式有3种,分别是滑跃起飞、蒸汽弹射、电磁弹射。

其中,最先进的就是电磁弹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航母上的飞机“弹出去”。只要保证电力充足,就可以无限制起飞各型舰载机

最传统的滑跃式起飞方式,则对机型要求有限制,包括大型固定翼预警机在内的特种飞机就很难利用滑跃甲板起飞,这会导致航母在预警探测等能力上出现缺失。但这种困扰在电弹与蒸弹上是不存在的。

与先进的电弹装置相比,目前在航母上普遍应用的还是蒸汽弹射器。虽然它的技术更成熟,但也存在个头大重量高的问题,每部弹射器重量高达490吨,使用效率也低,维护难度与成本都很高;并且还会占据许多航母上宝贵的空间。

在弹射方式上,蒸汽弹射器像是一个“弹弓”,这个弹弓的最大加速度会在整个的滑块形成的 2/3 的时候抵达峰值,然后加速就开始减弱了,但电磁弹射器是可以人工规划加速曲线,使得舰载机在起飞时一直能得到足够的推力保证。

能灵活调节控制弹射力、可进行数字化管理和监测,也使得电磁弹射装置能帮助大到运输机、预警机,小到无人机等各类舰载机从航母上顺利起飞。

从美国两型航母的对比数据上,就能直观看出两者明显区别;美国尼米兹级航母配置的4部蒸汽弹射器能保证每日进行200次的弹射起飞,但是福特号的4部电磁弹射器每日弹射起飞量可高达270次。

结合上述优势来看,中国福建舰直接跳过了蒸汽弹射器阶段,迈入世界上第一流的电磁弹射器时代,也是大势所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福建舰下水仪式现场

在福建舰上还有一个惊喜,运用了一门新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一家掌握。

我们的福建舰上采用了“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这是第二代综合电力系统,可以输出直流电,加上其发电机转速不会受到限制,省去繁琐复杂的变电、整流系统,使得能量转化效率高达90%。

相比之下,美国福特号采用的是中压交流电力系统效率为60%,属于第一代综合电力系统,虽然技术已经很成熟,但短板也有很多,比如设备体积重量偏大、系统效率偏低、供电连续性不高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

有喜也有忧,有些军迷对于福建舰没有使用核动力一事抱有遗憾,毕竟美国海军的11艘航母都搭载了核动力,其实单论福建舰性能来讲,除了未采用核动力外,我们的福建舰剩下各项主要参数已经可以跟“福特级”航母媲美,可以进入世界一流水平。

福建舰为什么没有使用核动力?

核动力航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无限续航”,同时也能省下舰用燃料的空间,进而携带更多的武器储备或舰载机。但在核动力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可靠的常规动力则是第一选择

作战能力上,在不考虑全球部署等特定的作战要求下,同等级别的常规航母战力是完全可以媲美核航母的,两者区别并不大。但是想要制造核动力航母,其难度,建造周期,成本都会高出很多。毕竟,建造一艘航母依靠的是国力和技术能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东西越多越好,适合国情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