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报》20日引用了德国联邦安全政策学院对联邦政府发去的一份文件后表示:相较于对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德国更加“依赖”来自中国的稀土。

德国联邦安全政策学院发布此份文件,就是为了让德国政府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落实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近期所要启动的“国家安全战略”,重视德国的原材料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联邦安全政策学院还在文件中建议政府:主导对德国稀土原材料的改革进程,并且寻求与别国进行原材料进出口上的合作,同时对欧盟内部的原材料生产和加工产业进行资助。

这份文件处处都在提及“对华依赖”,并且毫不掩饰地建议政府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因为在此情况之下,德国的原材料加工业正处于一种极不“安全”的环境中。

据德国工业联合会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德国确实一直在从中国进口其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其中,石墨、铋、镁等原材料每年从中国进口的量达到其一年所需总量的5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由于德国政府正在大力发展碳中和产业,并推动电动车和电池技术的发展,所以,德国目前会比以往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在德国政府推出此项政策之前,德国电动发动机的原材料就有65%都要从中国进口,如今,德国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更没可能减少。

所以,德国媒体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起“对华依赖论”了。在今年4月,德国新闻电视台就表示:德国的工业发展离不开中国。

最近,不仅仅是德国媒体重提“对华依赖论”,希望政府降低从中国进口原材料的总量,就连欧盟也开始考虑在原材料进口一事上与中国“脱钩”的可行性了。

据《商报》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媒体表示:欧盟的不少产业都离不开原材料,而中国更是欧盟最大的供应商。冯德莱恩还强调:对中国的依赖是“不可持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也希望欧盟推出一项新的法案,即《原材料法案》,以加强欧盟的原材料提取国对别国的出口能力,并且降低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所要面临的“风险”。

对于德国以及欧盟这样试图与中国在原材料上“脱钩”的行为,德国研究机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早就表示了“反对”,并警告德国政府称:中德两国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而德国不应该在此时寻求与中国“脱钩”,这将会对德国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董一凡也于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以及德国对中国原材料出口的问题所产生的担忧是没必要的。而且,欧盟与德国减少从中国进口原材料的想法也不切实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一凡还提到,中国与欧盟或德国所形成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双方的供应与进口需求上的,也符合双方共同发展的要求。如果欧盟或是德国试图打破这一稳定局面,那么,进口中国原材料的这些企业便会付出相应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