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乾隆十五年黄慎花卉册页

单县博物馆存

纸本水墨

纵47.0厘米,横27.5厘米

黄慎,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卒年不详,字恭寿,恭懋,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墨林今话》称其诗书画三绝。黄慎擅草书,书法学"二王",更得怀素笔意。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擅长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黄慎书画流传较多,大多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内,如《漱石捧砚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醉眠图》册页(现藏天津艺术博物馆),《渔归图》(现藏扬州博物馆)。

黄慎花卉册页是1977年1月单县文化馆文物组进行文物调查时,由王省文在黄岗公社南街曹福军家收购。当时曹福军家用其做夹鞋样子的书本,为蝴蝶装。1980年为便于保存将黄慎花卉册页改为推蓬装至今。 1992年省鉴定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册页写意水墨花卉,封面为木板绫裱,推蓬装。共14幅,标题2幅,其余12幅均题款作画。此册页为水墨花卉,潇洒有致,当属黄慎精品之作。画中线条有粗细劲柔、浓淡干湿、锐利顿挫的变化。其中石头画法采取泼墨技法,并加枯笔苔草,表现出石头的质感与水仙的飘逸;此册页笔墨流畅,气韵生动,通过巧妙的构思,使诗、书、画融为一体,草书点画纷披,疏景横斜,苍藤盘结,具有"字中有画"之趣,呈现一幅落英缤纷珠丸跳荡逸趣迭生的画面感,体现出他的绘画风格是草书入画,画意入书。 仅此册页不能反映黄慎的艺术成就的全貌,但可以从中窥视其艺术风貌的一斑,劲爽的笔墨,清理的艺术形象,严谨的构思,隽永的诗句,秀逸灵动的书法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芍药

樱桃初熟散榆钱,

又是扬州四月天。

昨夜草堂红药破,

独防风雨未成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男

朝朝画阁睡犹酣,

又听春光三月三。

偶过邻家闲斗草,

背人先去摘宜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牡丹

牡丹那得到贫家,

每见花时极言奢。

不用胭脂闲点缀,

北堂先进寿安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枇杷

东园载酒西园醉,

南斗文章北斗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榴

山中秋老无人摘,

自迸明珠打雀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莲叶

荷衣欲寄厚装棉,

节近重阳又一年。

怕上湖亭萧瑟甚,

漫天风雨缺秋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葵

最爱葵花浅淡粧,

秋来何事殿群芳。

六宫银粉多相污,

还忆当年尚额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芙蓉

湘簾晓起坐空堂,

白昼闲抄肘后方。

近水楼台秋意淡,

芙蓉雨中十分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桃花

一年一度花上市,

眼底扬州十二春,

冷冷东风开燕剪,

碧桃细柳雨中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菊花

虽惭老圃秋容淡,

且看黄花晚节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仙

谁怜瑶草自先春,

得得东风立水滨。

渺渺湘裙刚十幅,

宓妃原是洛川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花

一筇一笠一瘿瓢,

爱向峰头把鹤招。

莫道归来无故物,

梅花清福也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