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有云:“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唱歌跳舞不是拿来娱乐的,而是拿来教育思想的。如果唱歌跳舞都只是拿来娱乐,那么唱歌跳舞的坏处就一定比好处多。

那时代里也有很多流行音乐,晋国有《暇豫》,齐国有《白水》,吴国有《苏台歌》,越国有《木客之吟》。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流行的音乐,后来孔子还把这些国家的流行音乐整理编撰起来,形成了一篇《乐》。

那时代里,从天子到诸侯,从诸侯到朝臣,从朝臣再到庶民百姓,对歌舞之事都是很喜欢的。当时也有很多明星般的人物,有的人因为擅长歌舞之事,就到了朝堂中担任乐师,专事负责歌舞之事,比如师旷、师襄、苌弘等,其中师襄、苌弘还曾指导孔子乐理之事。民间也有很多人擅长歌舞,其中的佼佼者如韩娥、绵驹、伯牙等,这个伯牙也就是“高山流水”里的那位。

那时代里,是仁德忠善之人也罢,是奸诈阴险之人也好,大多是懂歌舞之事的。而且在很多场合里,他们都会充分运用歌舞的教育指导作用,在特定的场合专门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歌舞,让朝堂之事在条条框框之外,还会有一些感性的东西存在。

史书中有“不韦向取下邯郸美女,号为赵姬,善于歌舞”,还有“二女皆绝色,夫差并宠爱之,而妖艳善媚,更推西施为首,于是西施独夺歌舞之魁,居姑苏之台”,可见春秋战国时代那些最为有名的女子,大多是擅歌舞的。

一般那些能够成为妖姬的女子,大多也都是乐于歌舞之事,比如夏姬、赵姬等等。君王或是诸侯宠幸妃嫔的时候,也往往想到的就是歌舞。比如周幽王为了让褒姒高兴,就是“召乐工呜钟击鼓,品竹弹丝”。

晋国骊姬之乱的时候,优施想要拉拢申生的老师里克之时,就是专门在宴会上唱了一首《暇豫》,把里克的处境比喻为孤独的鸟,说晋献公已经产生了废黜申生的意思,里克如果继续扶持申生,那就像是自寻思路,等到申生被驱逐了,里克也就更加孤独了,更会遭到晋献公的猜忌。

在军队之中,歌舞之事有时候是庆祝胜利,有时候则又是某种信号。“石厚自矜有功,令三军齐唱凯歌,拥卫州吁扬扬归国”“大军潜出郑界,乃始鸣钟击鼓,唱凯歌而还”,这是高唱凯歌。“筵席中间召汝奏乐,要歌《敝笱》之诗,任情戏谑,若得鲁君臣或笑或怒,我这里有重赏”,这算是信号。

秦人作战前,有秦风之歌。齐人作战前,也是有齐风之歌。《东周列国志》中曾有段记载,说齐国人对外作战,列阵完成后,即是有“陈逆令诸将各具含玉,曰:死即入殓!公孙夏、公孙挥使军中皆歌送葬之词,誓曰:生还者,不为烈丈夫也”,这里的歌乐就类似于战前发誓了。

孔子的这种态度,可谓是影响了整个时代。列国之人,在学习中原礼乐之时,不仅学乐,也学礼。就是在南方的楚国,对于歌舞的礼乐意义也可以说是深入骨髓。楚文王死后,权臣子元在文夫人的宫殿外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文夫人乃至朝臣们,对子元都极其憎恨。也正因此,后来子元为斗氏所杀,其为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