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早读艺术】赫普沃斯——与亨利·摩尔比肩的女雕塑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普沃斯,中文翻译全名为芭芭拉•赫普沃斯。1903年出生在英国的约克郡,1975年在康沃尔郡去世。抽象的作品,将坚硬与柔软相结合,把封闭的完整体现在通透之中,融入周边的环境,有着开放的空间,表达出包容的寓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喜爱艺术,17岁进入里兹艺术学校,一年的学习后,随即考入伦敦皇家艺术学院雕塑艺术学校,开始雕塑艺术的学习,由此在雕塑道路上,比肩亨利摩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亨利•摩尔的雕塑造型生动自然,质朴而率真,给人稚拙的感觉。善于利用空洞、薄壳、套叠、穿插等手法,把表现人物的要素,大胆而自由地异化为有韵律、有节奏的空间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普沃斯比肩亨利•摩尔,充分发挥出女性自身的优势。她用精工雕刻,细腻而笔直的线条,展现出精细之美。同样是利用空间参与到雕塑作品之中,赫普沃斯展现的却是律动的感觉,一改韵律化的凝固,形成多层次的视觉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早期作品创作,喜欢用石膏、大理石、木头等材料进行。中期以后,喜欢上了青铜材质。在1966年写给雕塑家本•尼科尔森的信中说:“我真的知道喜欢青铜了,我发现它特别温和,我可以在它上面锉、刻和凿,在我看来,每一件青铜作品都是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材料选择的变化,因为青铜的特质,她结合线条的融入,因此作品有了律动的感觉,以致有些作品,让人感觉到那不是艺术品,而是一件不知名的乐器,勾起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创作构思,还与她开始对太阳、月亮和大海之间的关系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关。她曾这样描写到,“太阳和月亮从东方升起,将灿烂的光芒照射在水面上”。从她的雕塑作品《带弦的盘》,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新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人生的旅途也是变化的。艺术创作,本来就是在不断地创新。作为当时英国雕塑界领袖式人物,她的创新发挥着革命性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隔半个世纪,欣赏赫普沃斯的作品,她依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创作的一生,在二战爆发后,与丈夫由伦敦迁往康沃尔郡,至1975年逝世再也没有离开。然而她的作品却获得过许多奖项,也接受许多公共艺术项目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5年,也就是距离去世的十年时,她被授予女爵士勋位。作品受到收藏界和博物馆的喜爱,欧美各国主要美术馆和博物馆,都收藏有她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