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韩国再次推动“萨德”系统部署,中国早已让其失去意义,本期为你解析!

2016年,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执意引进“萨德”系统,声称这是为了应对北方邻国作出的防御措施。但外界非常清楚,韩国此举就是向美国示好,以完善后者在东亚的反导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德(THAAD)”系统,即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是一款由火控雷达、发射装置、指挥车、拦截弹组成的反导系统。此前,美军在关岛部署萨德,并未引起中俄太多反应。因为从当时国际局势和关岛的位置看,都不至于引起中俄强烈反应。

但“萨德”被部署至韩国,情况截然不同。“萨德”射程为300公里,覆盖了中俄部分领土。但最让中国注意的不是“萨德”的反导能力,而是其雷达探测能力。美国公开宣传,“萨德”雷达探测范围为500公里。但实际上,该雷达辐射范围超过2000公里,甚至中国内地都在其监视下。

这种情况,严重损害中国正当权利和国土安全,中方绝不能接受。因此朴槿惠执意引入“萨德”,中国不能坐视不管,中韩关系因此跌入冰点。直到2017年文在寅成为韩国总统,向中方承诺不追加“萨德”部署、不加入美国反导体系、不进行韩美日三国军事同盟,并表示会通过协商解决相关问题后,“萨德”部署才被暂时搁置。

时隔六年后,韩国在尹锡悦成为总统后,再次推动“萨德”系统部署,情况跟朴槿惠时期如出一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正加快“萨德”基地恢复正常运行,并且成立相关委员会,进行基地环境影响评估工作。

实际上,对中国而言,“萨德”本身不是值得担忧的东西,因此中方同意韩国保留已进驻的“萨德”系统。中国真正关注的情况,是韩国保守派可能以“萨德”部署为契机,改变韩国对华政策,使得东北亚局势升温。

不过,在中国的努力下,东北亚局势在近6年时间,总体保持平稳。在这种背景下,“萨德”失去了政治意义。并且在中国升级导弹实力后,“萨德”的军事意义也荡然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孙兴杰表示,韩国是美国所有盟友中,地理位置离中国最近的国家。在尹锡悦宣称要推动“萨德”部署后,中方已经多次向韩方表达关切。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韩防长进行会谈,就提到了“萨德”部署问题。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对韩媒表示,“萨德”问题曾给中韩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中方理解韩国对自身安全的需求,也希望韩方理解中方的安全关切。

孙兴杰认为,若韩国无视中方劝诫,执意推进“萨德”部署,2016年的情况将会重演。对韩国的后续举动,中国和其他地区国家,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近些年,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亚太地区安全形势造成影响。在地缘格局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尹锡悦政府应珍惜中韩建交30年的成果,推动中韩关系更好地发展。韩国应放宽国际视野,跟地区国家进行安全对话与合作。